湖北竹山縣國有資產監管運營實現“三個全覆蓋”
湖北竹山縣國有資產監管運營實現“三個全覆蓋”

文章來源:湖北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5-12-24
近年來,湖北竹山縣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國有資產監管運營實現“三個全覆蓋”。
一、明確責任主體,實現監管職責全覆蓋。2010年4月,竹山縣借機構改革之機,撤并職能部門,整合資源力量,組建了政府直屬事業單位“竹山縣建設投資管理辦公室”,將竹山縣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竹山縣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竹山縣國土收購儲備中心和竹山縣產權交易中心“四位一體”歸并到縣建設投資管理辦公室,專司國有資產監管:對企業國有資產履行出資人職責;對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公產房、廉租房以及保障性住房等資產履行產權登記、資產評估、資產處置等基礎管理職責;對各級政府對民營企業政策性投入形成的國有權益履行監管職責。
二、創新監管模式,實現監管范圍全覆蓋。采取“政府——建設投資管理辦公室——國資局——企業(資產)”多層架構監管模式和結合監管工作實際的資產運作模式,實現了各類國有資產監管的全覆蓋。一是強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將政府授權的8家企業近20億元以上的資產,按照出資人職責要求,納入規范管理。二是加強國有公產房(近8,000余平方米)、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17萬余平方米),國家投入國債資金投入形成的污水處理項目資產(3個多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資源的管理,通過分類整合,納入到國資局統一管理,授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統一經營,擴大公司注冊資本。三是對縣直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近15,000余平方米)和可實行經營的經營性資產(公益性停車場,工業園區經營廠房等近30,000平方米),實行集中監管,統一營運。四是通過出臺《竹山縣支持企業發展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將各級政府對民營企業政策性投入形成的國有權益,納入國有資產監管范圍,實行臺賬式管理。
三、打造經營平臺,實現資本運營全覆蓋。一是構建了一批國有資本經營平臺。先后成立了竹山縣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土地收購經營平臺、國有資本經營平臺、產權交易平臺等國有企業資產投融資平臺,集中統一營運全縣的國有資產。竹山縣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幾年來共向各級金融部門融資貸款6個多億,收儲國有土地11,000余畝,實現土地出讓收入4個多億。國有資產產權交易平臺近年來共組織資產(產權)進場交易20余起,實現交易額8個多億,處置收益較評估作價增幅達30%以上。二是推進國有資本向優勢特色產業集中。先后成立了“竹山縣興竹實業有限公司”和“竹山縣潘口鄉綠金源礦業有限公司”對綠松石等珍稀礦產資源進行開發利用,促進了本地特色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