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竹溪縣積極推進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
湖北省竹溪縣積極推進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

文章來源:湖北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5-12-28
近年來,湖北省竹溪縣積極推進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從四個方面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一、明確體制架構,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竹溪縣國資局于2009年設置,2010年3月正式從財政局分開獨立辦公,專司全縣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對國有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履行基礎管理職責。形成了“政府——國資局——企業(資產)”的三層構架監管模式。同時,將政府對民營企業政策性投入形成的國有權益也納入國有資產監管范圍,建立管理協議和臺賬管理機制。
二、推進集中整合,打造資本運營大平臺。在摸清全縣國有資產家底基礎上,確立了“集中整合、市場運作、統一運營”的發展思路。將縣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中的土地、房產等有效國有資產及可經營性資產產權集中劃轉到國資經營公司——縣農投公司集中進行運營,由國資局履行出資人職責,由縣農投公司按市場化方式統一運營,收益集中分配,形成經營、融資、發展的良性機制。截至2014年底,縣農投公司資產總額由成立之初的0.56億元擴大至17.69億元,注冊資本金3.2億元,實現利潤1,874萬元,為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6.9億元。
三、實行分類監管,促進運營效益大提升。依據企業不同定位,分類監管國有資產。對水電公司、自來水公司、糧油收儲公司從建立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入手,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使其能履行好社會責任并實現良性經營。對農投公司、政合擔保公司、國營綜合農場監管從增強投融資功能,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入手,重點考核對縣域經濟發展的貢獻量。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加強“進場交易”監管,促進合理流動和保值增值。分類監管有效提升了企業運營效益,到2014年底,六家國有企業資產總額由2009年的3.6億元,增加至19.5億元。利潤總額由虧損0.1億元變為盈利0.3億元。五年來處置國有資產103宗,成交價3,787.2萬元,實現國有資產增值960.9萬元。
四、優化資本布局,服務地方經濟大發展。在現有自來水公司的基礎上,依托國有資本收購兩家城郊民營自來水公司,成立城市公用事業公司,對城市公共資源統一經營營運,保障改善民生。國資公司——農投公司近兩年在投資6億元參與縣城道路、工業園區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優化區域經濟發展環境。政和擔保公司放大擔保倍數,積極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政和擔保公司2005年成立時僅有政府注入資本金4,000萬元;2014年通過吸納民營資本入股5,000萬元,政府2,000萬元注入,擴大至1.1億元,放大倍數至4.1倍;計劃到2016年底,使資本金由1.1億元擴大至2億元,放大倍數達到5倍,逐步實現吸納民營企業資本或民間資本入股,政府控股55%,確保有10個億的擔保資金余額,打造信用融資擔保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