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開新局 奮戰“開門紅”】廣西最大跨徑雙向六車道連續剛構橋——天巴高速紅水河特大橋實現雙幅合龍
【新年開新局 奮戰“開門紅”】廣西最大跨徑雙向六車道連續剛構橋——天巴高速紅水河特大橋實現雙幅合龍

文章來源: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3-28
飛龍橫跨變通途!2023年3月24日,由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投資建設的廣西最大跨徑雙向六車道連續剛構橋——天峨經鳳山至巴馬高速公路(以下簡稱“天巴高速”)紅水河特大橋實現雙幅合龍,為天巴高速全線年內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紅水河特大橋是天巴高速項目的控制性工程,位于廣西河池市天峨縣六排鎮紅水河上游,全長1099米。主橋采用106+198+106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形式,共190個懸澆節段。主橋基礎采用承臺樁基礎,共有水下樁基36根,大體積承臺4個;橋墩采用單肢變截面薄壁空心墩,最大橋墩高達109米,為天巴高速全線最高墩。
該橋在施工過程中,涉及水下混凝土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水上和高空等特殊作業,且涉及通航行洪對接和生態環保的問題,面臨的技術要求高、管理難度大、安全風險大、協調單位多、環保要求高等困難。天巴高速項目指揮部以黨建為引領,積極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把黨旗插在工地上,通過倒排工期,加大資源投入,春節期間加班加點,僅用時24個月便建成了這座廣西最大跨徑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連續剛構橋。
在短短2年間,天巴高速建設者們不畏挑戰迎難而上,不斷引進技術攻關,努力突破關鍵技術難題。面對水下承臺高水頭、大坡率、裸巖地質的施工難題,項目團隊反復比選,最終采用單壁鋼吊箱圍堰進行施工,有效降低開挖深度,提高施工功效,保證了施工安全,此工藝還獲得中國公路學會微創新銅獎。為提高墩身混凝土外觀質量,解決墩身節段混凝土接縫處漏漿、爛根等質量通病,項目團隊創新使用墩身模板防漏漿裝置,一招制勝,極好解決了混凝土外觀通病,并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主橋懸澆梁施工中面對的190個節段不僅是數量多,且重量大,最大重量高達303噸。項目團隊果斷采用了新型懸吊系統的裝配式掛籃,在掛籃頂部安裝遮雨棚,并且制定了“帆布+炙熱燈”的冬季保溫方案,保證了混凝土強度與工序施工不受氣候影響;同時采取豎向預應力二次張拉以及三向預應力同步推進的施工工藝,攻克了現澆箱梁腹板開裂的質量通病,為后續同類型橋梁施工提供有益經驗的積累。
天巴高速為天峨至北海公路重要路段,是廣西對接貴州的省際通道,也是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的重要一環。項目建成后,對完善國家高速路網,構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改善區域交通條件,加快地方經濟和促進國際間經濟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