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國資委精準扶貧改變貧困山村落后面貌
湖北襄陽國資委精準扶貧改變貧困山村落后面貌

文章來源:湖北省襄陽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6-03-21
2016年3月16日,進入南溝村委會的山路隘口前一掃往日山間寂靜,一片熱鬧景象。從鎮上請來的鏟車轟隆隆的駛過,凸起的地面瞬間泥土紛飛。鏟車后面,一群人手拿鐵鍬,認真的對路面進一步平整、壓實。這是黨中央和省市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發生在眾多貧困山村中的一個工作剪影。襄陽市國資委黨委和機關全體人員一起下鄉,幫助扶貧點道路修建,開展義務勞動,深入扶貧戶走訪對接。同時,這也標志著總投資105萬元的南溝村3.5公里斷頭路正式啟動了修建。
南漳縣李廟鎮南溝村,是湖北省重點貧困村,也是襄陽市國資委精準扶貧的貧困村,坐落在南漳縣大山深處。全村尚有48戶144人或因缺資金、或因缺勞力、或因病殘,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村里通往鎮上的唯一道路,也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有3.5公里沒有硬化,凸凹不平,嚴重影響了村民交通出行和村里的經濟發展。
去年10月,襄陽市國資委接受精準扶貧工作任務后,襄陽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周海濤同志帶領扶貧工作隊,3次下鄉實地調研,工作隊長期駐點貧困村,挨家挨戶摸情況、找問題,黨委會召開2次專題會議,研究確定了南溝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規劃,按照“一年打基礎,二年有起色、三年見成效”的目標,分步實施,扎實推進。一是強化基層組織。推進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實現“村級制度建設系統化、提升執行力,班子運轉高效化、提升戰斗力,便民服務代辦化、提升凝聚力,臺賬資料規范化、提升約束力”的“四化四提升”目標。二是確定主導產業。重點發展藥材、食用菌、山羊養殖三大骨干產業,三年內計劃發展藥材800畝,食用菌200萬袋,養殖1萬頭規模。三是發展集體經濟。通過土地流轉50-80畝土地種植玄參,為集體年收入增收5-8萬元。四是精準扶貧到戶。以戶為單位,了解貧困戶當前急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算好時間賬、經濟賬,找準脫貧致富的路徑,按照“一戶一策”制定年度目標、階段計劃和幫扶措施。五是實施結對幫扶。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和機關干部均包保一戶貧困戶,按照“發放一張便民連心卡、開展一場政策宣講、制定一個幫扶計劃、建立一個幫扶臺賬”要求,幫助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業以及其他脫貧致富的項目,解決生產生活、就醫、就學、就業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黨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下,南溝村,這個偏遠落后的小村子,就像吐綠抽芽的樹枝,正在悄悄的發生著變化。新年伊始,市國資委先期籌措的32萬元資金已全部撥到南溝村專項賬戶,重點啟動村斷頭路和貧困戶產業脫貧兩項工作。春節前后,為48戶貧困戶送去1.4萬元過節慰問金和物質,購買發放了1.1萬元的玄參、芫荷等農作物種子,完成了斷頭路修建硬化的規劃、立項、招標等前期工作,并如期順利啟動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