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國資委主動作為實現產業布局調整
銀川市國資委主動作為實現產業布局調整

文章來源:寧夏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6-04-07
寧夏銀川市國資委主動作為,實現產業布局調整。
一是在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上積極作為。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集中政策、資金、技術、人才資源,把民生公益保障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智慧城市產業、現代紡織產業和通航產業打造成銀川國有經濟的特色優勢產業。
二是在推進國資統一監管上積極作為。4月底前對全市18個單位所屬的62戶企業(注冊資本合計144.97億元)實現統一監管,通過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范企業管理、拓展企業經營業務,逐步將分散在機關事業單位的各類可經營性資產注入企業,使低效閑置的政府財產,轉化為高效循環的企業資本,提高國有資產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三是在結構性改革上積極作為。篩選一批“僵尸”企業、空殼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整合,把存量做精、做優、盤活。啟動銀川市供熱公司、銀川維維乳業等企業國資退出程序,組織做好檢測中心等經營性事業單位的轉企改制工作,積極穩妥引導過剩產能在供給側減量。
四是在新興產業發展上積極作為。推動國有資本向行業領軍企業、產業龍頭企業集中。鼓勵國有增量資本重點向高新技術、高端制造、現代服務和關系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領域投資,引導資本關注智慧城市、現代紡織、航空產業、仿制藥品、保險金融、教育移民、高端醫療以及“好大夫”、“返空匯”等新業態,改變傳統體制適應新興產業發展。
五是在民生保障上積極作為。做好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民生實事,在公共交通、供水、供熱、新能源、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快發展,讓干部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