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國資委到市州督查縣市(區)國資監管巡視發現問題整改工作
湖北省國資委到市州督查縣市(區)國資監管巡視發現問題整改工作

文章來源:湖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6-05-18
5月6日-5月13日,湖北省國資委黨委委員胡逢潮帶隊到武漢、荊州、宜昌、襄陽、隨州等市國資委進行了督查。
督查組先后聽取了各市國資委工作匯報,查閱了整改臺賬和建章立制文件。從督查情況看,各地問題整改落實工作力度大、效果好,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成效明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襄陽市長秦軍、荊州市長楊智、隨州市長郄英才親自聽取了相關國資委匯報并提出工作要求或批示,時任武漢市常務副市長賈耀斌親自指導調度整改落實工作,確保工作按時按要求完成。
二是督辦扎實有力。五市國資委都成立了由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制定了工作方案,落實了工作責任,建立臺賬、掛牌督查,扎實推進問題整改。武漢市、宜昌市國資委把整改任務分解到分管領導和責任部門,調動全委力量做好整改工作。荊州市國資委主動相關部門聯系,做到了無縫對接,整改工作順利推進。襄陽市、隨州市國資委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責任人多次深入整改單位實地督辦,全面掌握第一手資料,查找產生問題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開展整改工作。
三是制度建設得到了加強。各地針對整改問題,查監管漏洞,舉一反三,建立完善了相關制度。武漢市國資委從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機制建設、加強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管理、加強企業重大投融資及對外擔保管理、加強企業內控機制制度建設方面等方面,制定完善了《武漢市國資委出資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等制度規定30余個。宜昌市國資委對縣市國資監管體制進行了重點分析,針對性地出臺了《關于加強縣市區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制度文件。襄陽市國資委對具體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并一一對應制定了規范性文件,從制度上防范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荊州市國資委圍繞物資采購、項目投資、資產出租、業務費用等,出臺了《荊州市市屬國有企業監事會工作細則》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隨州市國資委出臺國資監管制度,廣水市出臺《廣水市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辦法》,規范了國有產權轉讓行為。
四是促進了改革發展。通過問題整改,倒逼體制機制創新,推動了相關市、州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隨州市國資委以央企省企對接為抓手推進混合所有制發展,創造了“隨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經驗”,截止目前在隨以央(省)企為主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達到了27家,總資產達到了220多億元;成立隨州市續貸周轉金運營中心,設立了全省首家由政府主導、企業出資的中小企業續轉周轉金,為企業“過橋”136次,總額12.6億元,為企業直接減少融資成本4000余萬元;建立企業領導人分層分類管理制度,以企業領導人選聘、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和用工管理為主要抓手提升國資監管水平,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系基本形成,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果,得到了隨州市委市政府、企業社會一致好評。
各市國資委還對深化國企改革、完善國資監管體制、加強地方國資監管工作的指導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一是加強國資監管指導監督,完善縣市國資監管機構,落實國資監管責任主體,推動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加強國資監管隊伍建設,加大溝通聯系和業務培訓力度,完善國資監管體系,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二是加大推進央企、省出資企業與地方經濟對接合作力度,盤活存量,引入增量,培育地方經濟發展后勁,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三是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總結推廣地方鮮活經驗,以點帶面推進國資國企改革不斷深化,促進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胡逢潮對各市國資委的巡視整改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各市國資委提出的意見建議,胡逢潮表示將認真研究、積極匯報。他要求各地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國資國企改革系列文件精神,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上掛下聯,大膽探索,勇于改革,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及時推廣引領,力爭在改革發展上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