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資委督導企業扎實推進
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搶抓綠色發展制高點
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搶抓綠色發展制高點
深圳國資委督導企業扎實推進
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搶抓綠色發展制高點
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搶抓綠色發展制高點

文章來源:深圳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6-08-15
深圳市國資委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嚴格執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本投入、創新體制機制、完善責任體系、強化考核約束,著力推動低碳發展,努力打造綠色國資,為營造生態宜居環境、推進美麗深圳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加強組織領導,創新體制機制,切實加大對綠色發展的投入扶持力度。成立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市屬國資國企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將生態文明建設計劃任務直接與企業負責人考核評價和薪酬激勵掛鉤,形成“責任層層落實、壓力層層傳遞”的工作機制。重點針對節能環保企業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資本培育力度,探索開展員工持股、收益分享等人才激勵機制改革,發起設立總額達36億元的新能源等綠色產業投資基金。2015年,通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引導7家重點企業完成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投資49億元,市屬金融企業在節能環保領域當年投資擔保約12億元。從2016年將起連續5年每年投入1億元重點對節能環保等自主創新予以資金支持。
(二)保障基礎設施綠色運營,持續為市民提供環保優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嚴格督導水電氣、海空港、地鐵公交、菜籃子、米袋子等國企持續為市民營造生態宜居生產生活環境。按照全國最嚴標準推行地鐵綠色施工,地鐵綠色運營每年省電3300多萬度;實施“油改電”、“油改氣”打造綠色海空港,建成全球最大機場光伏發電站,通過智能調度集裝箱運輸“十二五”累計減少柴油消耗135億升、減少碳排放355億頓;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致力深圳成為全國首個垃圾全部焚燒發電城市;探索建設全國首個“海綿城市”理念污水處理廠;堅決推進公交全面電動化,擁有全球第一、第二大新能源公交運營企業。
(三)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倡導綠色生活理念,充分發揮國企帶動引領作用。督導市屬企業完善環境管理機制和制度體系,全面實施采購、運輸、生產、包裝、回收等全過程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積極帶動上下游相關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深業集團制定戰略采購管理作業指引,嚴控材料環保達標并提出循環利用要求;農產品公司打造“產地+市場+工廠+物流+服務”為一體的綠色交易平臺,形成國內最具規模的新興農產品流通生態圈。與此同時,充分發揮產品服務與市民生活密切關聯的優勢,組織開展“巴士之友”、“地鐵文化節”、“水廠開放日”等大量宣傳活動,倡導廣大市民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
(四)扶持打造一批節能環保龍頭企業,積極搶抓綠色發展制高點。從國資戰略布局的高度和長遠出發,重點扶持節能環保企業,實施“人才強企”戰略。2015年深圳市建總院總建筑師孟建民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蘭科中心劉仲健團隊論文入選《Nature》、《Science》等科學領域核心刊物,建成涵蓋規劃建筑、污水處理等領域博士后工作站8個。深圳市建科院作為綠色建筑先行者,主參編綠色建筑標準占全國近60%,設計綠色建筑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米,規劃綠色城市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每年為社會節約用電近3億度。能源環保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國際領先,老虎坑二期是國內技術最先進、排放標準最嚴格的垃圾發電廠,榮獲全國垃圾發電行業唯一一個工程類最高榮譽。危廢公司是中國首批處理工業危險廢物的行業龍頭,擁有接收和處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49類廢物中41類的資質及超過年處理35萬噸危險廢物的能力。
(五)引領綠色建筑新潮流,建筑節能和建筑垃圾減排與綜合利用成效顯著。督導企業在推廣綠色建筑、促進節能減排方面開展積極探索,成效顯著:2014年起所有房地產項目全部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2015年市屬國企完成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面積293萬平方米,占全市改造任務的1/3,獲得許勤市長書面批示表揚;深圳灣科技生態園獲得國家住建部最高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證書;建科大樓獲得中國內地唯一“亞太地區綠色建筑先鋒獎”;城規院受托開展《深圳市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總體規劃》研究,將對深圳市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起到系統引領和推動作用;深高速研發采用瀝青再生技術,比傳統技術造價減少47%,工期縮短1/3以上,將為我國公路修繕工程帶來巨大生態和經濟效益。
(六)搶抓碳排放權交易國際話語權,創造國家低碳城鎮建設最佳試點。以戰略敏感高度重視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市場,引導碳交所在做好深圳市交易服務的同時積極爭奪國際話語權,2015年成為全國首家向境外開放的碳市場,積極打造“一帶一路”碳排放權交易中心、低碳產業核心樞紐和低碳金融創新平臺。積極推進中歐深圳國際低碳城建設,2015年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全國首批低碳城(鎮)試點之一,基本實現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產業集聚、國際低碳合作和氣候友好城區,連續舉辦三次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推動深圳低碳城市名片深入廣泛傳播,技術水平、運營效益和國內外影響力均為全國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