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農信社注重解決農民貸款難題支持“三農”發展
廣西農信社注重解決農民貸款難題支持“三農”發展

文章來源:廣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4-05-08
近年來,廣西農信社大力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積極解決農村群眾“貸款難”問題,為加快全區“三農”發展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撐。自2005年以來,廣西農信社以僅占廣西20%的資金,發放了廣西近50%的涉農貸款和近78%的農戶貸款;今年一季度,全區農合機構涉農貸款余額2248.82億元,比年初增加129.34億元。
一是加大網點布設力度,擴大金融服務覆蓋。積極推進農村金融服務網點建設,努力為群眾提供“家門口”式的金融服務。全力做好消除基礎金融服務空白鄉鎮工作,投入1340萬元在21個縣37個金融機構空白鄉鎮新增設金融服務點,有效緩解了偏遠地區金融服務難題,減輕了偏遠山區農民存、取、匯款的困難。加大網點整合力度,全力打造“精品”網點,網點的裝修亮化改造完成率達95%以上。目前,全區農合機構共有機構網點2303個,從業人員24000人,分別占廣西銀行業金融機構的42%、37%,其中鄉鎮及以下網點1534個,占比66.70%,金融服務輻射到千家萬戶。
二是下放貸款審批權限,優化貸款辦理流程。開辟了針對“三農”貸款的綠色通道,大幅提高縣級農合機構貸款審批權限,其中縣級農合機構單筆貸款審批金額最高可達3500萬元、單戶最高可達4000萬元,分別比原單筆最高額度500萬元、單戶最高額度800萬元各提高了3000萬元、3200萬元,對制糖、酒精生產、桑蠶及林木加工行業在上述額度基礎上再增加500萬元審批額度。引導各縣級農合機構積極創新組織流程,簡化貸款流程,提高審批速度,對春耕備耕、小微企業貸款,設立貸款專柜,延長辦貸時間,方便辦理貸款業務。積極推廣以桂盛信祥卡為載體的小額貸款業務和小企業流動資金循環貸款業務,實現小額貸款、小企業貸款“一次授信、隨用隨貸、周轉使用”功能,節省了客戶的時間和貸款成本。
三是創新貸款業務品種,提高貸款服務質量。針對農民貸款抵押難問題,推出了林權抵押貸款、動產抵押貸款、土地承包經營權質押貸款等信貸品種。在南寧市區、隆安、武鳴三縣推出了“金香蕉”助業貸款,在百色市推廣“田七”貸款,2013年累計發放“金香蕉”助業貸款1.5億元、“田七”貸款8100萬元。創新擔保方式,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推進林權抵押貸款、土地經營權、大型農用機械、漁權、水域使用權以及應收賬款、倉單、定單抵質押貸款方式;改進服務方式,推行“三公開”(營業網點金融業務項目公開、信貸業務操作流程公開和業務辦理人員身份公開)、“四承諾”(承諾嚴格執行國家金融政策、承諾提供優質服務、承諾創新拓展惠農金融服務渠道),大力提升窗口服務質量,方便群眾辦理貸款手續,全區農合機構客戶滿意度連續多年達95%以上。
四是大力推進信用工程,實行信用貸款傾斜。引導各級農合機構建立和完善農戶、農村小企業經濟和信用檔案,把農戶信用信息采集入庫率和評分結果作為評定信用戶和信用村(鎮)的重要依據,對于信用村(鎮)給予優惠信貸政策優惠,對信用戶實行貸款優先、利率優惠、額度放寬、手續簡化等,提高農村群眾的整體信用意識。目前,全區農合機構已建立信用鄉(鎮)67個,比2010年末增加42個;信用村1015個,比2010年末增加549個;信用組1721個,比2010年末增加194個;為350.89萬戶農戶建立了信用檔案,對320.92萬戶農戶進行了信用評級,分別約占轄區農戶總數的33%和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