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農信社3年累放農民工創業貸款326億元
廣西農信社3年累放農民工創業貸款326億元

文章來源:廣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4-03-31
近年來,廣西農信社把解決農民工貸款難問題當作服務“三農”工作的主線之一,堅持把支持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作為保增長、保穩定的主要抓手,積極為返鄉農民創業、就業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和信貸支持。近3年來,累計發放農民工創業貸款326億元。
以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業務為抓手,搭建農民工金融服務平臺。將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額度從原來的1-2萬元提高到最高5萬元,部分個體工商業較發達或農業產業化程度較高的縣域調整到15萬元,滿足了農村種養大戶等農民創業的金融服務需求。在支持傳統種養業的基礎上,將服務對象從單純的從事家庭式種養農戶擴大到農村多種經營戶、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農村小企業。同時,將小額貸款用途從單純支持種植、養殖等農業生產擴大到農產品加工、運輸、流通、貿易等各環節融資需求,支持農民工多行業、多途徑創業。另外,實行優惠利率,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對從事商業經營、旅游消費的農戶貸款利率上浮幅度不得超過20%,種植養殖等生產性的農戶貸款利率上浮幅度不得超過10%的優惠利率,最大限度減輕廣大農民工創業成本。2014年又取消銀行卡異地取款手續費,年讓利額將達到1.6億元,有效減輕了農民工負擔。
支持涉農企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吸引更多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加大對農村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推廣“公司+基地+農戶”、“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的貸款模式,吸引大量的返鄉農民工加入到農業產業化的鏈條中,促進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創業。2013年,該社累計向桑蠶、制糖、酒精、淀粉、茉莉花、松脂等我區優勢產業發放貸款204.97億元,直接從中受益的農戶超過230萬戶,吸引50多萬返鄉農民工加入規模化的種養業。
創新金融產品,給廣大農民工創業提供金融服務便利。針對農民工貸款抵押難問題,推出了林權抵押貸款、動產抵押貸款、土地承包經營權質押貸款等信貸品種,有效滿足了農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同時,根據農村經濟發展需要,2013年在隆安、南寧市區、武鳴三縣推出了“金香蕉”助業貸款,在百色市推廣田七貸款,在龍州、憑祥、靖西等邊境縣開展邊民貸款業務等,2013年累計發放“金香蕉”助業貸款1.5億元,田七貸款8100萬元。加強與有關部門合作,與地方組織部門、地方團委、婦聯等部門合作推出黨員信貸、青年創業貸款、婦女創業貸款、扶貧開發貸款、庫區移民貸款等,支持農民發展生產、增收致富。
創新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效率。實施“陽光信貸”工程,積極推行貸款“三公開”制度,懸掛服務標牌,公開貸款條件、程序以及包片信貸員聯系卡,提高農民工貸款透明度。同時,以“信祥卡”、“貸款證”為載體,積極推廣“一次授信、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農戶循環貸款,簡化貸款手續,有效提高農戶貸款流程和辦貸效率。發揚“挎包銀行”的優良傳統,主動把金融知識、信息和產品帶到農戶家中,為農民工提供貼身的信貸及各項金融服務工作。大力推行農村金融聯絡員制度,加強金融知識宣介和協助工作,把農信社的服務帶到千家萬戶。
加強農村地區支付體系建設,有效暢通支付結算服務渠道。開辦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解決農民工跨地區、跨銀行取款問題,既方便、快捷又安全。推廣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網上銀行以及POS為載體,集消費收費、轉賬匯款、余額查詢、代理取款等功能于一身的“桂盛通”業務。截至2013年末,在廣西13682個具備安裝條件的行政村設立便民服務點14568個,布放具有賬戶查詢、現金存取、轉賬匯款等業務功能的桂盛通自助結算終端18953臺,打造了“足不出村享受金融服務”的惠民平臺,使農民工及其家庭享受到高效便利的現代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