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潞安集團構建多元體系 打造循環式國際能源企業
山西潞安集團構建多元體系 打造循環式國際能源企業

文章來源:山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4-03-14
近年來,潞安集團秉承晉商風骨,以寬容厚重、堅忍不拔、誠實守信、專業殷勤、自然虔誠的品格,構筑起直達市場敏銳的觸角,搭建起潞安同廣大客戶心靈交融的文化紐帶。
截止2013年底,潞安集團資產總額1442.8億元,擁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46家,分公司14家,參股子公司21家。2013年煤炭產量8878萬噸,營業收入1985億元,實現利潤6.02億元。首次跨入2013年世界500強名列。
潞安集團董事長李晉平稱,“只有在市場的驚濤駭浪中,才能夠真正迸發出璀璨的光芒,推動潞安事業乘風破浪,形成一諾千金的潞安品格和永不言敗的潞安精神,為全面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能源品牌企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驅動創新戰略 實現跨越升級
2014年2月27日,山西省創新驅動戰略相關行動計劃出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山西行動計劃》全面推行。潞安集團董事長李晉平強調,集團務必要圍繞打造轉型跨越發展的升級版,著力深化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端發展“三個發展”,進一步提升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能源品牌企業的高度和品質。
按照國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要求及山西轉型跨越發展的戰略部署,潞安集團大力實施“建設億噸煤炭新基地、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開創幸福潞安新天地、全面建設既強又大國際化新潞安”的“三地一新”發展戰略,堅持“高端化、低碳化、國際化”和“循環型、創新型、效益型”的“三化三型”發展方針,逐步形成了“326”新型現代產業體系,“3”是煤炭、煤基合成油、煤電一體化三大主導產業,“2”是硝基肥料與硝基化工、現代新型焦化兩大產業,“6”是光伏產業、裝備制造、建筑建材、銅材加工、現代高效農業及金融貿易六大輔助產業,主導產業與輔助產業優勢疊加、創新集成、協同發展。同時,企業正由戰略引領向價值引領轉型、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型、高碳能源向低碳利用轉型。
近年來,潞安人以品德作基,促戰略發展,用絢麗奪目的戰績,描繪出潞安大格局的美麗圖景。一是積極推進與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山西煤化所聯合,組建技術公司,探索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鈷基催化技術、低碳轉化技術等高端創新成果進行商業化運營。二是進一步推進以優勢項目換技術、換資金,構建協同創新、集成創新平臺。三是利用鈷基固定床F-T合成技術改造甲醇(2740,-34.00,-1.23%)裝置,生產F-T油和高端化學品,實現傳統煤化工向新型現代煤化工的轉型,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的升級增值。四是將實體產業與現代服務業有機融合,創造更加高效的業態和商業模式。李晉平指出,集團要堅持將科技創新放在首要地位,以項目為核心、平臺為關鍵、人才為根本,加快推進資源依賴向創新驅動深度轉型。持續推進多層面、全覆蓋的全員創新。
實施低碳行動計劃 推進綠色發展
早在2010年,潞安集團就將“低碳環能”植入于企業的發展理念之中,與上海高研院合作共建,進行干凈煤轉化進程中碳資本高效低碳應用研討,并簽署了低碳和能源合作協定。
潞安集團的綠色發展,首先是推進綠色開采體系建設,老礦井緊緊圍繞清潔、安全、低碳、高效,進行技術攻關、技術創新;新礦井全面引入綠色低碳理念,從源頭上實現綠色開采、綠色開發。
山西省長李小鵬曾提出,高碳能源低碳發展,黑色煤炭綠色發展。今后一個時期,煤炭產能過剩已成為常態。煤炭的轉化就是轉型,煤炭轉化的質量、效益和速度,決定煤炭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
記者在潞安煤油循環經濟園區看到,廠房干凈、草坪翠綠,看不到煤炭粉塵和滾滾濃煙。目前公司每天生產煤基合成柴油300多噸,同時產出石腦油、高級石蠟及其他精細化學品。煤矸石用于發電和制磚,礦井水處理后作為煤制油和電廠的水源,瓦斯抽采后用于煤制油燃料和發電。合成氨裝置和尿素裝置投產后,排出的氮氣、氫氣和二氧化碳可回收利用生產化肥。清潔生產和綜合利用技術使原煤基本實現“吃干榨凈”和低碳排放。
潞安集團構建以資源有效利用為主體的小循環體系,構建以園區為主要載體的中循環體系,構建以區域內關聯產業耦合為主要特征的大循環體系。尤其在構建大循環體系中,堅持廣義循環與高端循環相結合、產業橫向擴展和縱向延伸相結合,圍繞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嫁接耦合、上下游連接,推進煤基合成油、硝基化工、現代焦化等產業一體化發展,以新興產業帶動傳統產業升級增值。
未來,集團將打造國際國內領先的低碳發展新品牌。李晉平指出,低碳經濟是世界潮流,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集團要制定實施“潞安低碳行動計劃”,在綠色開采、綠色轉化、綠色利用上實現新突破,實現煤炭安全高效開采、資源清潔高效利用。
優化現代產業體系 推進高端發展
潞安集團把握國家推進煤炭由單一燃料向煤基化工原材料轉化的發展機遇,著力打造體現轉型高度、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和特色的上下游一體化發展的高端產業群,構建高端油品和高端精細化工產品體系,使產業走向高端、產品趨向終端。
“從礦石開采,到工業硅冶煉,再到光伏電池及芯片生產,最后到組件及系統發電工程,再加上自備電廠和煤化工,潞安打造的這條上下游垂直一體化光伏產業鏈,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的一條光伏產業鏈之一。”李晉平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雄心,“項目建成后,將形成集開采、冶煉、提純、加工、封裝、LED配套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形成一個具有潞安發展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光伏產業基地。”
目前,潞安集團整合優勢資源,以煤基合成油為核心和主導、融現代焦化和硝基肥料與硝基化工為一體的新型產業體系,正在逐步形成。同時,集團繼續發揮潞安優質動力煤、通道優良、終端電力市場優勢,推進煤電一體化發展。
2014年,集團將充分發揮與山西國能、協鑫集團煤電聯營合作項目多、布局集中,有利于集群式、循環式發展的優勢,對所有項目都要按照一體化、園區化、循環式來布局和運營。今年力爭完成與山西國能合作的第一批9個合作項目的股權轉讓和公司設立工作;與協鑫合作的電力一期工程2×100萬kW項目等具有輸電通道優勢的項目爭取早日落地,為實現煤炭生產、銷售一體化奠定基礎。充分把握并借助晉東南—江蘇新建的2回500千伏直接輸電通道和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配套電源通道優勢,全力以赴確保高河電廠一期2×600MW項目、和順電廠2×350MW項目取得核準,高起點起步、高標準建設、高質效推進;積極推進古城2×1000MW發電項目等手續批辦,為煤電一體化布局奠定堅實基礎。
“2014年是國家深化改革的一年,更是潞安集團奮發圖強的一年,潞安將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出了具體要求,結合轉型綜改區建設及自身發展的實際,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進企業發展。”李晉平告訴記者。
據李晉平介紹,潞安集團將以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底線意識的“三維”視野謀劃潞安的發展,全面打造潞安轉型跨越發展的“升級版”。一是在集團層面引進戰略投資人。二是在新興產業項目、優勢項目上推進股權多元化。如180萬噸/年高硫煤清潔利用油化電熱一體化項目,將充分發揮該項目擁有高端煤化工產業的優勢,參照國際國內范例,在項目建設和運營上引用EPC和BOO模式。三是充分發揮潞安與上海高研院共建的低碳能源轉化技術中心、潞安是中科合成油公司的第三大股東等優勢,特別是潞安與山西煤化所合作率先在山西科技創新城布局構建的“一中心三基地”,即:煤基清潔能源及新材料研發中心、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基礎研究基地、潞安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示范基地、高硫煤清潔利用油化電熱一體化示范基地,全力構建完善國際化的創新平臺。
李晉平說,潞安集團未來的藍圖已然繪就,那就是堅持“高端化、低碳化、國際化”和“循環型、創新型、效益型”的“三化三型”發展方針,著力推進“5+5”產業格局,即重點發展煤炭、煤基合成油、煤電一體化、硝基肥料、新型焦化等五大主導產業,積極推進光伏產業、裝備制造、建筑建材、物流貿易、金融服務等五大輔助產業,深入推進戰略引領向價值引領轉型、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型、高碳能源向低碳利用轉型的“三大轉型”,到2015年,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將雙雙達到2000億元以上,建成“雙兩千億企業”,為全面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能源品牌企業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