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能源肥礦集團勞模工作室創效過億元
山東能源肥礦集團勞模工作室創效過億元

文章來源:山東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3-10-22
2013年以來,山東能源肥礦集團大力發展勞模工作室創效模式,放大勞模效應,13個勞模工作室共帶動科技項目42個,小改小革項目直接創造效益1311萬元,攻關科研項目間接創效過億元。
一是凝聚群眾創新智慧。為了鼓勵勞模不斷完善自身素質,發揮先進示范引領作用,并以此鍛煉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能人才,該集團設立起“勞模(技師)創新工作室”,工作室由技術、管理人員及崗位員工共同參與,聚集了一大批愛鉆研、懂技術的骨干,并迅速將技術創新轉化為生產力,為勞模安上“放大鏡”,讓他們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
二是抓住制約發展的難點問題攻關創效。緊扣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技術革新、流程優化等重點事項進行課題攻關。開展“三新十小”群眾性技術創新實踐活動,激發全員科技創新激情。針對采場受水威脅的問題,邀請采煤、掘進、機電運輸、通防專業、地測防治水五個重點專業的業務骨干,對工作面條件進行分析研究,制定防治水措施,確保工作面安全開采,創利3000余萬元。針對現場條件變化,精煤洗選加工質量不穩定的實際,開展技術研究調整洗選加工工藝,發布創新成果16個,節約開支、創造效益達700多萬元。
三是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緊緊圍繞促進企業經濟發展進行科技和管理創新,以市場和企業需求為導向,打通科研成果轉化的便捷通道,探索科研成果應用的有效方式,逐步形成企業主體、市場導向、品牌支撐的創新體系,加快研究成果的吸收和轉化。針對薄煤層試采期間新上的綜采設施變頻器部件頻頻出現故障,影響效率、浪費開支問題,加強科技攻關,徹底根除了變頻器部件易損的難題,節約了每次上萬元的維修費用。僅有9名成員的姜華創新工作室不到兩年時間,創效超6000萬元,榮獲“山東省技術創新優秀成果三等獎”、“全國第五屆安全生產科技成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