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鋼建成投產世界處理能力最大的礦渣超細粉生產線
山西太鋼建成投產世界處理能力最大的礦渣超細粉生產線

文章來源:山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3-08-01
繼太鋼礦渣超細粉1號生產線投產后,7月22日上午10時,礦渣超細粉2號生產線在太鋼熱負荷試車成功,標志著太鋼形成了世界處理能力最大的礦渣超細粉生產線,太鋼礦渣將全部得到回收利用。
礦渣是煉鐵的副產品。由于礦渣超細粉粒徑小于水泥粒徑,作為水泥的摻和料,可有效改善水泥級配結構,大幅度提高水泥和混凝土使用壽命和各項參數,同時,也可降低水泥和混凝土的制作成本,產品適用于道路、海洋的基礎工程,還可用于化工、塑料、化妝品行業,應用前景極為廣闊。但受傳統工藝技術所限,過去,礦渣不經過加工處理直接銷售給水泥企業,產品附加值和資源利用率都比較低。將礦渣轉化為附加值較高的礦渣粉成為各大鋼鐵企業亟待解決的課題。
2010年5月,作為太鋼綠色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太鋼建成了設計能力年產100萬噸的礦渣超細粉1號生產線,至2013年上半年已累計生產礦渣超細粉240多萬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1號線投產的基礎上,太鋼從2012年5月起實施礦渣超細粉2號生產線項目。該生產線采用了世界最大的磨盤直徑為6.3米的立磨機,設計能力為年產170萬噸礦渣超細粉。該項目得到了國家和省市的重點扶持,被列為山西省重點工程。
該項目新工藝技術由太鋼自主開發和集成,生產工藝全線實現了自動化控制,全封閉式生產、輸送,工藝更加合理、生產成本更低、產品純凈度和細度更高、質量和性能更穩定。其“?;郀t礦渣立磨工藝生產超細粉技術開發及應用”成果已通過山西省科學技術成果專家委員會的鑒定,被認定為“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該項目投產后,將徹底改變太鋼礦渣處理方式,既實現了礦渣資源的再加工利用,又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具有顯著的環境和經濟效益。太鋼礦渣超細粉生產線按照年產270萬噸成品超細粉計算,折合可以減少水泥行業年開采435萬噸礦山資源,每年節約成本1.74億元,同時大幅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為提高太鋼綠色發展水平注入了新的動力,進一步顯示了太鋼綠色發展引領行業的示范和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