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兗礦集團濟三礦依托“第一生產力”走出科學發展“高效路徑”
山東兗礦集團濟三礦依托“第一生產力”走出科學發展“高效路徑”

文章來源:山東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3-06-14
兗礦集團濟三礦緊扣科技發展的時代脈搏,大力實施科技興礦戰略,依托“第一生產力”,走出了科技保安、科技強礦、科技創效的科學發展“高效路徑”,科技在促進礦井發展中展示出獨特魅力。
這個礦大力開展科技攻關,對不規則采煤面,創新布置為矩形、扇形、梯形組合,并探索出了邊角煤、上行煤等開采技術,在厚煤層工作面大力推廣應用超前支護自移支架、電站道單軌吊、膠帶大轉彎、小轉彎裝置、礦用排沙立泵等新技術、新裝備,改善了現場勞動環境,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安全可靠性。推廣防塵、防滅火灌漿、沖擊地壓防治等地質災害防治新技術,先后完成了“采煤工作面礦壓顯現規律研究”、“綜放采場礦壓異常規律研究”等項目,在國內首家實現了沖擊地壓在線監測,保證了復雜地質條件下安全生產。
這個礦大力開展信息化建設,以煤礦安全生產“六大系統”為基礎,拓展建成了集安全監測監控、生產自動控制、井下無線通訊、環保節能、自動化辦公、黨建精細管控等一體的“十大系統”,并開發運用E礦山綜合管理平臺,實現了安全系統精準化、生產過程視頻化、設備控制遠程化、內部辦公網絡化、綜合管理數字化,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全覆蓋。在行業率先應用物聯網技術,研發“E礦山”智能管理系統,將井下人數據監測、視頻等信息都實時傳輸到管理人員的手機終端上,實現了管理遠程化。將信息化技術引入黨建領域,構建了黨建精細管控體系六園平臺,通過網絡展示黨務、交流經驗、征詢建議、引導輿情、記錄踐諾進程,推進黨內民主,提升了黨建科學化水平。
這個礦大力開展自主科技創新,針對井下輔助運輸有軌無軌并存實際,實施井下物流管理,建立車輛運行信息分類、跟蹤、查詢的綜合平臺,全過程跟蹤管理,實現對運行車輛的單車流量、運量的管理統計和運行路線的定位跟蹤,降低車輛運行成本,提高物料、人員運輸效益。致力于科技助推生態文明礦井建設,全方位實施清潔生產,大力應用矸石充填技術,實現了采區掘進矸石不上井和短臂充填開采,減少了地面塌陷和環境污染,維護了礦區生態,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積極應用物聯網新技術,在全國煤炭系統率先建立起能源計量與環境保護動態監測系統,實現了水、煤、電等能源流量和環保系統的在線監測、視頻動態監視,促進了生態文明礦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