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煤集團古書院礦打通五條主路徑實現千人“轉崗夢”
山西晉煤集團古書院礦打通五條主路徑實現千人“轉崗夢”

文章來源:山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3-05-13
近年來,晉煤集團古書院礦始終堅持轉型發展為第一要務,全力以赴打通新井建設、資源整合、育新產業等多條發展路徑,不僅為衰老礦井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更重要的是托起了古礦六千余名員工的轉崗夢想。三年來,已經有1128名員工成功實現了就地就近“轉崗夢”。
實現衰老礦井人員有序轉崗分流,是每一個資源枯竭型礦井都需要面臨的重大課題。古礦結合企業轉型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立足自身工作實際,以保障員工切身利益為基礎,以維護礦區穩定和諧為前提,以推動項目落地為承載,全力推動礦井人員轉崗工作。
打通對口接替礦井轉崗路徑。在推動鄭莊和胡底這兩個對口接替礦井建設中,古礦始終注重發揮老礦技術管理、后勤服務和人才支撐的重要作用,全力以赴給予最大的支持和服務。按照這兩個礦井規劃產能,有望形成3000人左右的人員轉移安置能力,使其真正成為古礦井下崗位人員實現轉崗的主陣地。可喜的是,目前,已有百余名古礦員工成為這兩個礦井基本建設的骨干力量。
打通資源整合礦井轉崗路徑。古礦以晟泰公司為主體,加快推進臨汾新夢源、翼城青洼、車寨礦井三個煤礦建設項目。目前,車寨礦井完成實質性資產交易及工商登記變更,正式接管興唐煤業;翼城青洼、臨汾新夢源兩個資源整合礦井在艱難中取得實質性進展,青洼已累計完成礦建施工2400余米。新夢源礦井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并實質接管,累計完成礦建施工630余米。按照吸納1500人左右安置規劃,目前,也已有近百人投身到這三個礦井建設中。
打通培育新興產業轉崗路徑。借助地處城區這一特殊區位優勢,古礦立足“南店北廠”的發展思路,全力推動礦井產業轉型、人員轉崗。“北廠”就是通過盤活橋北工業區現有場地,在與金鼎公司合作開發煤機產業項目,通過“以資金換崗位、以場地換崗位”,目前已經累計安置400余人。“南店”就是通過盤活辦公樓以南區域黃金地段的商業價值,探索對礦區現有場館設施進行集中規劃、設計開發和改造提升,以晟皓光電為依托,逐步實現員工就地擇業轉崗。目前,已經實現人員轉崗近400人。
打通多經崗位置換轉崗路徑。經過多年的培育和建設,古礦已建設形成了以萬德福超市、白馬綠苑生態園、菲利普斯機械部件制造公司等一批多經產業項目,具備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積極探索實施員工保留在冊、保留待遇、薪酬傾斜等激勵政策,對萬德福超市、白馬綠苑生態園、生態會館等經濟單元試行由企業正式員工替代臨時用工從事部分就業崗位。目前,已成功實現近百名員工分流。
打通服務集團發展轉崗路徑。近年來,古礦堅持服從晉煤集團發展大局,積極發揮老礦“人才孵化器”的作用,先后向天安公司、晉圣公司等資源整合礦井輸送管理和技術人員107人。同時,與早年前向長平公司、趙莊煤業、趙莊二號井等單位輸送各類人員260人,有利支持了晉煤集團煤炭主業的做強做大。下一步,古礦將持續融入晉煤集團發展大局,通過以人才對接項目、以項目安置人員,進一步實現人員轉崗分流。
此外,古礦還根據國家《關于進一步做好資源枯竭礦山破產工作的通知》精神,晉煤集團鼓勵和扶持“老三礦”富余人員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同時給予政策資金支持等文件精神,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引導離崗休養、鼓勵自主創業,實現人員瘦身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