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礦業集團實施“金藍領”工程培育高技能人才
安徽淮北礦業集團實施“金藍領”工程培育高技能人才

文章來源:安徽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3-04-15
近年來,安徽淮北礦業集團大力實施“金藍領”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涌現出以黨的十七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煤機大王”方國勝和黨的十八大代表、“全國十佳杰出青年崗位能手”、“機電大王”楊杰為代表的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有力支撐了淮北礦業轉型跨越發展。在培育高技能人才方面,淮北礦業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貼緊企業實際,制定高技能人才培養戰略。出臺《關于實施“金藍領”工程的指導意見》,堅持“人人都可以成才,工作出色就是人才”的理念,把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置于管理、技術人才同等重要位置,統籌推進、整體開發,明確到“十二五”末,培養高級技師500人、技師4000人、高級工15000人、中級工35000人,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居于煤炭行業第一方陣。強化機制保障,建立礦區兩級兩年一度的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機制,并把“金藍領”工程納入黨委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和星級黨支部考核重要項目,納入集團公司年度重大事項進行重點督辦,確保“金藍領”工程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二是打通成長通道,激發技能隊伍活力。出臺《人才科技工作先進單位、優秀人才評選管理辦法》、《技能人才考核暫行意見》,精心設計高技能人才成長通道,優秀高技能人才可轉任技術或管理崗位,集團公司和基層礦廠每兩年組織一次技能專家評選。大幅提高技能專家薪酬待遇,礦廠級首席技能專家執行科級管理人員待遇,集團公司級首席技能專家執行礦廠級副總年薪待遇,年薪均在20萬元以上。對高技能人才兩年一考核、一聘任,根據考核結果決定技術等級和收入待遇,每年為高技能人才發放津貼、補助達3900多萬元。
三是建立大師工作室,打造技術大拿領跑團隊。建立方國勝工作室、楊杰講堂兩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堅持以實操訓練為主導,實現培訓與實際排查處理故障無縫對接,培養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取得各類技術革新成果200多項、合理化建議750項,破解各類生產難題30多個,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在總結大師工作室經驗的基礎上,建立技術大拿領跑團隊,建成全國一流的綜合實訓和安全教育警示基地1個、煤礦主體專業實訓基地7個,并以此為依托,以首席技師為帶頭人,圍繞生產操作技術難題,開展技術攻關和交流活動,加快高技能人才集聚。
四是實施全員培訓,推進整體素質提升。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員工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構建“448”培訓體系,每年培訓7萬多人次,全部做到有訓必考。實施崗位應知應會知識“人人過關”和各工種季度抽考,考試成績和單位排名全部網上公開,對排名后三位的單位黨政正職進行組織約談,實現以考促學。全面推行“名師帶高徒”活動,實施“百千萬”青工成長計劃,每年組織“名師高徒”大賽,在20個工種中推出200名礦區“名師高徒”,帶動培養2000名高技能人才,有效解決部分崗位技術斷層和部分高技能職工手中絕技絕活瀕臨失傳問題。每年對“名師高徒”給予獎勵和補貼,并從中選拔200名優秀青工赴高校進修,延伸人才成長鏈。打造金牌班隊長,通過開展班隊長輪訓、班組擂臺賽、選聘大學生班隊長、組織班隊長參加學歷教育和赴高校進修等方式,打造一批“金藍領”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