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實施內部市場化管理取得初步成效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實施內部市場化管理取得初步成效

文章來源:山東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3-04-15
近年來,淄礦集團通過深入實施內部市場化工作,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充分挖掘了市場潛力,增強了企業活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轉變了干部職工的觀念。市場經濟機制的引入,把干部職工的經濟利益和本單位經營效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充分調動了區隊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形成了干算合一,經營崗位,當家理財的良好氛圍,自覺樹立了節支降耗、降本提效的效益觀念和“人人都是經營者,崗位都是利潤源”的價值理念。二是強化了區隊管理。內部市場化從管理上體現了分權經營思想,區隊生產經營自主權擴大,區隊管理從傳統的以生產為中心轉為以實效為中心,圍繞效益組織生產,實現了由原來的行政管理向自主管理,由安全生產管理者向經營安全生產的管理者的轉變。同時,結合內部市場運作需要,制定區隊內部價格目錄,班組結算、績效考核、收益分配、安全質量標準化等相關管理制度,強化了區隊自主管理。三是分配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區隊建立了完整的內部市場價格體系,班組的每一個崗位都有明碼標價,在制定價格時向臟活、累活傾斜,內部市場買賣雙方利益對稱,有效地調節了交易雙方的利益分配,較好的體現了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分配原則。生產班、維修班各工序實行交易結算,班組、個人實行有償經濟往來。各班組實行項目負責制,將生產任務、安全質量、經營指標等以項目負責制的形式下達給各班組核算,充分挖掘班組長和職工的內在潛能,推動和促進區隊和班組之間、班組和個人之間內部的市場化運作,形成了以項目負責制為核心的區隊班組市場化管理模式。四是提高了勞動效率。內部市場化把各級市場主體之間的經濟往來用價格結算聯結起來,通過價格結算決定收入高低,新的利益分配機制促進了各班組及個人的競爭力。各班組優化生產組織,得到了減人增效。從區隊到班組,從工序到個人都實現了量化指標核算,達到了有量可計。每一項工作都有標準和價格,使職工明確干多少活掙多少錢,充分調動了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勞動積極性,杜絕了怠窩工現象,提高了勞動效率。五是降低了成本費用。實行內部市場化管理后,區隊干部職工認真管控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類費用,在價格一定的前提下,成本費用相對不變,超支就要減少收入,節約則增加收入,閑置不用的設備退租,節約的租賃費和大修費用納入區隊收支,干部職工人人樹立了“成本就是工資,工資就是成本的意識,人人為成本而算,人人為效益而干”的思想,進一步促進了節支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