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鋼鐵集團萊鋼實施“三項工程”助推特鋼成本管控步步為“贏”
山東鋼鐵集團萊鋼實施“三項工程”助推特鋼成本管控步步為“贏”

文章來源:山東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3-03-06
山東鋼鐵集團萊鋼以深度挖潛提質增效為主線,系統降本,全力打造特鋼低成本優勢,進一步拓展產品盈利空間。2012年實現成本挖潛2100萬元,在19項可比工序指標中,有8項指標進入全國前10名。一是大力實施成本管控體系優化工程。對各項財務指標進行分解和責任落實,設立質量、銷售、用戶服務等成本指標,強化指標考核和數據分析;建立完善成本管控模型,將質量成本、物流成本、客戶服務成本、隱性成本等納入成本分析模型,實現成本結構性改進;在車間單位設置成本指標預警線,使成本指標層層落實到各個生產工序和班組,實現了成本管理的全過程監控。二是大力實施降本增效攻關工程。實施包括營銷、產品研發、市場開發、生產組織、技術創新、節能環保等降本增效活動課題的研究,系統抓好鋼鐵料消耗、成材率、設備作業率等關鍵指標的攻關,降低生產成本。通過對煉鋼工藝的系統研究和攻關,石灰消耗降低4kg/t,電爐綜合電耗降低253kWh/t;實施轉爐“三穩”技術,有效控制鋼水“三恒”指標,降低了鋼鐵料和熔煉材料消耗;連鑄工序應用“三優”集成技術,鋼水收得率穩定控制在98%以上,采用中間包異型鋼種優化和批量組合方式,每月降低費用140萬元以上;軋材工序從提高產量、熱送熱裝率、產品成材率、設備效率上做文章,軋鋼能耗降低46kg/t。三是大力實施工藝結構優化工程。針對制約生產任務、責任成本完成的瓶頸問題,積極開展工藝研究和技術攻關,對生產工藝進行持續優化提升,強化工藝過程控制,增強了工藝配套能力;與行業先進技術進行對標提升,依靠科技進步,挖掘深層次的技術潛力,持續優化工藝結構、產品結構,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促進了綜合生產成本的不斷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