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全年工作呈現五大亮點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全年工作呈現五大亮點

文章來源:山東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2-12-25
一是倒逼成本挖潛力。今年以來,面對嚴峻的煤炭市場形勢,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出臺了一系列降成本、挖潛力的硬性措施,重新測算和調整各單位下半年成本指標,并進行了嚴格的落實。在消化一系列增支因素的前提下,濟北礦區通過降本增收近一億元,有效發揮了挖潛降本的作用。二是順勢而為調結構。所謂順勢而為就是順應市場變化,加快結構調整步伐。通過優化調整產品結構,今年多出精煤55萬噸,增收1.5億元;按照“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在新一輪經濟危機發生之前,以資本運作的方式轉讓云南吉克礦井,獲得凈收益3.5億元,為全年完成24.6億元的利潤指標奠定了基礎。針對濟北礦區資源壓覆嚴重、主采煤層儲量銳減的實際,淄礦集團大力實施“3331”生產組織模式,著力在“上組煤精采細采、下組煤加快推進、膏體充填擴大產能”上下工夫。目前,濟北礦區80%的煤炭產能是在建筑物下采煤取得的,膏體充填產量已經達到單產50萬噸的水平,同時,加大下組煤開拓力度,今年將形成下組煤工作面并開始生產。三是資本運營擴規模。通過資本運營的手段,實現企業快速發展。新華醫療器械公司并購四個單位,實現了規模的擴張、效益的提升。近年來,新華醫療每年都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長,經濟總量由2009年淄礦控股之初的9億元,發展到今年的29億元,明年預計將達到36億元,“十二五”發展目標有望提前實現。在今年宏觀形勢不好、各行業效益下滑的情況下,新華醫療利潤增長39%,成為當前嚴峻形勢下的一大亮點。四是“三量”并重強基礎。始終抓住“既注重總量,又注重質量,更注重均量”這一理念不放松,管理內涵和管理基礎更加牢固。今年前十個月,淄礦集團人均產量、人均收入、人均效益、人均稅費、人均資產五項指標分別達到543噸、78.6萬元、6.8萬元、6.9萬元、102萬元。五是快速建設增后勁。一個企業要想有強大的后勁,必須以超常的速度進行項目建設。通過2012年建設實踐看出,淄礦在省外幾個大礦的建設速度,相比濟北礦區創出了新的紀錄。巴彥高勒三個600米井筒7個月全部到底;高家堡礦井三個850米井筒11個月全部到底;用兩年七個月的時間建設完成巴彥高勒千萬噸礦井,為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