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能源淄礦集團“五項創新”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五項創新”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山東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2-12-10
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形勢,特別是在煤炭市場出現逆轉的情況下,山東能源淄礦集團結合自身實際,提前謀劃明年工作,將明年作為集團公司“創新年”,著力抓好“五項創新”工作:一是運營機制創新。體制決定機制,機制決定效益。牢牢把握“人人都是經營者,崗位就是利潤源”理念不放松,實行全方位、全面的市場化運營機制,把全面預算管理、全員業績考核、全面對標管理融入到內部市場運營中,形成系統全面的市場化運營機制。在礦上建立三級市場,從礦到區隊,區隊到班組,班組到個人,把市場化關系延伸到各個崗位。目前,淄礦集團各單位的三級市場體系已經建立,內部市場化框架已經形成。二是礦井建設模式創新。淄礦集團通過增量的優化帶動存量的調整,把明年確立為“人員零增長”年,力求實現“規模擴張、人員不增”的目標。在內蒙古巴彥高勒礦井,樹立了“四個一”、“六化”目標,“四個一”即:一礦、一面、一千萬噸、一千人;“六化”即:采掘機械化、裝備自動化、管理信息化、運營市場化、輔助專業化、后勤服務社會化。同時,在巴彥高勒礦井打造出能源集團第一個“無人值守工作面”,用信息化、自動化的手段建設“輕型大礦”。雙欣礦業將通過管理優化,用2-3年的時間實現“500萬噸500人”的目標,高家堡礦井也將通過創新建設模式,達到“800萬噸800人”的目標。三是商業模式創新。國資委召開商業模式創新會議后,淄礦集團結合自身實際,在煤炭營銷模式創新、醫療器械商業模式創新、工程施工及資源枯竭企業模式創新、醫院商業模式創新、物資管控模式創新、全面市場化經營模式創新、輔助專業化和后勤服務社會化管理創新、水泥建材及新建項目推行“虛擬企業”模式創新、現代服務業發展模式創新九個方面提出了創新思路。目前,新華醫療通過創新商業模式,積極由提供單一產品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轉變,目前其中心供應室整體解決方案、放射診療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和大輸液工程整體解決方案,在產量、質量和市場占有率上均已位居全國第一。四是科技創新。充分發揮新華醫療國家級研發中心作用,建設好三級研發體系,進一步提高醫療器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創新用人機制,建立管理和技術“雙通道”個人成長機制,防止“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再現;建立競爭性選人用人機制,通過“雙推雙考”,今年有27名管理人員走上了副處級工作崗位;大力實施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減少企業勞動力投入。五是考核機制創新。始終抓住“既注重總量,又注重質量,更注重均量”這一理念不放松,把“人均”作為打造淄礦核心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指標,緊抓不放,納入業績考核體系。在堅持總量、質量和均量“三量”并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淄礦優勢。今年前十個月,淄礦集團人均產量、人均收入、人均效益、人均稅費、人均資產五項指標分別達到543噸、78.6萬元、6.8萬元、6.9萬元、102萬元,“人均”已經成為淄礦集團競爭力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