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國資委出資企業經濟運行亮點紛呈
宜昌國資委出資企業經濟運行亮點紛呈

文章來源:宜昌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2-09-12
今年以來,在經濟復蘇受阻,企業產品市場銷售疲軟,價格低迷,整體經濟形勢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面前,宜昌市國資委12家出資企業克難奮進,科學決策,奮力開拓,穩中求進,實現“四個增長”、“兩個加強”和“一個加快”的喜人局面。即:銷售收入、實現利潤、資產總額和所有者權益增長;國資監管、國企黨建加強;國企發展步伐加快。各企業亮點紛呈。
——宜化快速發展呈現四大轉變。一是由單一制造業向產業和資源整合之路轉變。通過整合優勢資源,重點投資內蒙、青海、新疆等煤炭資源富集地,有效降低成本;二是由宜化制造向宜化創造轉變。通過技術創新和優化升級,科研成果不斷涌現,生產效率不斷提升;三是由粗放發展向綠色發展轉變。在著力構筑煤化工、磷化工、鹽化工三足鼎立的產業格局同時,構建了上、下游產品的物料支撐關系,建立起物料循環使用、資源共享、副產品互換及自身循環利用的經濟發展模式;四是由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轉變。在發展化工主業的同時,商貿、農藥、房地產開發等戰略新興產業,正由傳統制造業向低碳經濟產業轉身。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16.30億元,同比增長10.36%;實現利潤9.06億元,同比增長20.94%;資產總額407.78億元,同比增長33.73%。
——安琪集團發展后勁愈來愈強。面對消費市場低迷、行業競爭加劇,圍繞“提速度,保利潤”,千方百計應對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困境中保持了效益的穩定。特別是一批在建工程項目進展順利,宜昌生物產業園四項目基本完工,宜昌工廠環保改造項目完工,云南德宏項目明年3月份即可調試,廣西柳城項目今年11月底有望投產;埃及項目設備安裝全面展開,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加緊形成。
——交運集團以變應變保增長。上半年,伴隨高鐵開通,帶來道路客運新變化,交運集團堅持“以變應變,穩中求進”實現營業總收入5.25億元,同比增長14.17%,實現營業利潤6506萬元,同比基本持平。一是區域綜合運輸體系逐步形成,通過縣市道路運輸企業并購,完善區域客運網絡,開發新的經營線路,擴大市場占有率。二是港口客運業務保持穩定,長江高速客運市場份額擴大,兩壩一峽旅游客運量增長迅猛,發展勢頭強勁。三是汽車營銷經過多年的砥礪錘煉,已成為保增長,創效益的重要力量。
——公交集團呈現三大可喜變化。上半年緊緊圍繞“安全、收入、服務、節能”四大工作主線,內抓管理,外樹形象,傾力在文化引領上創先,在為民服務上爭優,上半年新增車輛44臺,市民乘車環境進一步改善,公交便捷度及市民對公交的滿意率不斷提高。一是成功打造出了享譽全省的“乘客流動之家”和“文化進車廂”兩大行業服務品牌;二是文明進公交,無飲食進車廂活動得到市民和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三是現代公交服務體系不斷完善,IC卡功能拓展、GPS智調系統、ERP管理平臺彰顯了現代公交的形象,提高了服務水平。近期公交集團103路的事跡在全國、全省、全市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彰顯了宜昌公交的形象。
——峽州酒店集團規模效益實現“雙突破”。圍繞做大做強,著力推進低成本擴張,上半年成功收購原錦江大酒店,托管神農架如意大酒店,合資組建巴楚印象旅游產品開發公司、武漢峽州國旅,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壯大了規模和實力。運行中錯位經營,差異競爭,強化服務,經營效益實現新跨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166.23萬元,同比增長53%,實現利潤348萬元,同比增長2.5倍,居全市同行業前列。
——物資集團步入發展快車道。今年以來面對多種不利因素和影響,物資集團一班人精誠團結,克難奮進,企業經營逆勢上揚。1-7月銷售收入、利潤分別增長29.05%和91.5%,實現利潤450多萬元,企業經營和精神風貌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與此同時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三峽鑫物汽車城項目一期全部建成并投入營運,城市礦產資源循環利用項目和青龍峽改造升級項目等取得實質性進展,特別是爭取國家政策支持邁出可喜步伐,一批扶持資金落實到位。同時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企業管理、公司運作不斷規范。
——夷陵國資尋求主導產業邁出實質性步伐。立足“為政府分憂,幫企業解困,促資本增值”,著力推動再創業,在投融資平臺建設上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充分學習借鑒外地經驗,努力尋求主導產業,重點推進與中國人壽集團、東方資產公司、長城資產公司的投資合作,已基本確定了項目合作的基本思路與框架,著力推進國家新型產業引導基金的組建。積極爭取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的支持,申請成立由國家財政部引導的專項基金,總規模達2.5億元。助推市屬重點項目建設,全面完成磁電子產業園點軍標準廠房建設工作,一個新的高科技產業即將正式在宜昌投產。此外與華科創投緊密合作,超額完成了在宜昌地區的投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