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精神引領陜西法士特邁入和諧新天地
企業精神引領陜西法士特邁入和諧新天地

文章來源:陜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2-06-06
依靠特色企業文化建設和打造企業精神,法士特在和諧發展的道路上闊步邁向了新天地。
“再認真一點點”成為全員工作精神
法士特公司熱處理車間員工,至今仍津津樂道這么一件事情:熱處理班組的一名班組長,以心細而聞名,就因為他工作認真、細心,一次,在常規檢查中及時發現并規避了一起即將造成設備和產品報廢的質量事故,杜絕了可能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
如今,在工作中,像這樣因高度工作責任心而生成的“再認真一點點”的工作作風,已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成為了每個法士特員工的一種工作習慣,一種工作精神。
法士特始終將樹立“再認真一點點”的工作精神視為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思想保障。公司董事長李大開多次強調,我們和國外產品相比,差就差在“再認真一點點”的工作態度上。具體反映在企業研發、制造、質量控制等各個環節,比如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如果只注重產品可靠性,忽略解決噪音問題,注定就無法進入國際市場。而解決這些看似不大的問題,卻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如果缺少了這“一點點”認真的態度,在國際競爭中輸掉的就可能是利潤、品牌甚至市場。
“萬人千元”活動成為創新精神實踐
曹晶和葉軍是法士特公司生產一線兩名青年工人,針對長期制約生產的瓶頸問題,他倆大膽創新試驗,通過改制機床卡具,日前實現了生產工序中的快速換產。改進后的換產時間由原來的5小時銳減到30分鐘,夾具種類由原來的數十種簡化為3種,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小到百元的節能降耗小革新,大到千元的挖潛增效好辦法,在法士特稱為“萬人千元”——“萬人”即全體員工,“千元”即自主創新帶來的效益。在法士特看來,自主創新的主體并不局限于技術研發部門和科技人員,而應擴展至全體員工;自主創新成果價值不分大小,只要是合理的、有益于企業發展的好點子、好辦法、小發明、小改造,都應該鼓勵大家動手去做,企業也會給予技術指導和人力、物力上的支持。
完善的創新機制和良好的創新文化,使企業群眾性“萬人千元自主科技創新活動迅速成為一種精神、一種傳統和一種文化”。僅2011年以來,類似曹晶和葉軍這樣的小攻關和小革新成果就達到890多項,其中有680多項工藝攻關、技術革新內容的創新成果得到表彰獎勵和應用推廣。
法士特“福利培訓”惠及一線員工
日前,提起正在進行的崗位培訓,法士特一線員工王明峰一臉的興奮,“這是企業給我們最好的福利”。持續兩個月的大規模、系統化的崗位培訓活動,通過為受訓員工送福利、開小灶、請家教等多種形式地全方位培訓覆蓋,極大激發了廣大員工鉆業務、提技能的學習積極性。
本著為員工學技能送“培訓福利”的目的,法士特公司對培訓工作進行了科學改進,注重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突出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掌握崗位技能為基本要求,以崗位職責及應知應會為主要內容,涉及識圖編程、設備維護和工裝量具的正確使用等基本知識,并依據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不同培訓內容,實施課堂教授、現場演示、工作指導和崗位練兵等多種形式培訓,有力提升了一線操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基本技能水平。
為使培訓“福利”廣泛惠及一線員工,該公司成立了以公司領導掛帥的培訓領導小組,督促指導培訓工作,并提前發放摸底調查,收集員工學習培訓需求。通過員工按需“點菜”、車間分片“開小灶”的形式進行培訓,發揮了基層單位在組織學習培訓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車間主任、技術骨干和班組長自編講義,擔當培訓老師,按工種、機組或生產線等分門別類進行培訓,使崗位培訓工作更加貼近生產工作,符合員工學習“口味”,調動了員工學習的自覺主動性,生產一線形成了“愛學習、要學習、比學習”的良好工作風氣。
據了解,該公司自實施培訓兩個月以來,兩地五廠共組織開展各類培訓683項,先后有26400多人次接受了崗位培訓,為進一步加快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