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農墾黃海農場農業標準化生產讓職工受益
江蘇農墾黃海農場農業標準化生產讓職工受益

文章來源:江蘇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1-09-14
黃海農場作為江蘇農墾農業大場,農業資源豐富,該場用工業化的理念謀劃農業發展,圍繞本場特色農產品,用標準化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有效提高了農產品的“含金量”。目前,全場受益農業標準化的職工近萬人,標準化生產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每年都在3000萬元,預計今年該場職均純收入將達到2萬元以上。農業標準化生產對職工增收的貢獻率在35%以上。
通過實施標準化生產,打造農產品品牌,促進農場增效、職工增收。該場圍繞著力打造優質稻米、無公害蔬菜、肉鴨等三個標準化園區建設,制定生產標準,建立示范基地,積極探索種、養模式,培育農業品牌。已初步建成了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優質稻和小麥生產基地。建成了江蘇省軍糧供應保障基地。同時還建立了水稻、種業、啤麥、棉業、水產、生豬、肉鴨、特色蔬菜等8個基地;建成了水稻農產品加工園、休閑農業觀光園、中小企業創業園、林木花卉園、設施農業園等5園區。全場建成標準化種、養生產基地6萬多畝。與此同時,該農場還采取以獎代投,大力支持養殖戶發展養殖業,種植大棚蔬菜,目前,已建成鋼架大棚190幢,面積250多畝,全場年飼養肉鴨300萬只,農業基地申報各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三品”認證、質量體系認證和商標注冊等。目前,全場認證綠色農產品6個、無公害農產品4個。標準化生產有效促進了職工增收和場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開展,使農場各項責任制得到細化,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近年來,該場根據標準要求,在全場范圍內積極推廣農業科技新成果。全場水稻優質率達85%,測土配方施肥、稻、麥草還田、機械化等得到普遍應用。生態農業技術應用面積已達到15萬畝,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5.5萬畝,為職工節支增效達100萬元以上。同時,該場還大力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以創建科技示范基地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使水稻單產650公斤以上,小麥單產410公斤以上,職工畝平增收2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