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山東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1-06-01
一是在科技裝備使用上加大資金投入。分別進行了安全生產設備更新、數字化監測監控升級、礦井機械化自動化推廣應用、設備淘汰更新和信息化建設,健全完善了瓦斯煤塵監測監控、礦井防治水監測監控、機電運輸監測監控、供電通風監測監控等系統,提高了礦井災害預防能力。在全員抓科研上,從井上到井下,從煤炭主業到非煤項目,科研之花處處開放,科技成果處處涌現,碩果累累。成功研發應用綜放工作面順槽支架,取消單體支柱,改善了工作面作業環境和安全條件。研發使用長距離水平轉彎快速架空乘人裝置,減少上下井在途時間,減輕職工體力消耗。研制使用了井下采區變電所微機監控系統,形成了智能化供電管理網絡,確保了供電安全和供電質量。改造了東翼皮帶系統、主副井提升機電控系統、副井操車系統、裝卸載站電控系統和安全監測系統,提高了礦井裝備自動化水平和安全可靠程度。完成了35KV變電所和井下中央變電所微機保護改造,開發了無功動態補償及諧波治理裝置,抑制了電壓波動,提高了功率因數和電能質量。
二是發揮技協優勢,不斷加快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聯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分別與中國礦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在礦井防治水、“一通三防”等領域進行廣泛合作,促進科技攻關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消化吸收。大力實施人才培養,建立了開放式的學習系統和技術練兵基地,采取班組、個人之間的崗位練兵、導師帶徒等形式,大搞技術練兵、比武,并深化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對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提高科技成果的獎勵標準,使做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在經濟上得實惠、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有效提高了職工技術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破解安全發展瓶頸,推進礦井高產高效提供了有力支撐。兩年來,共投入科技資金1591.86萬元,49項科技項目獲集團公司以上獎勵,表彰獎勵166項小改小革項目。礦井實現連續安全生產九周年,到8月31日即將實現安全生產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