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文章來源:福建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1-05-27
“十一五”期間,該院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7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30項達到國際或國內領先水平。這些科研成果成功應用于福清核電站、平潭風電場、寧德核電站、溫福高鐵、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和沈海高速公路工程等國家或省重點項目建設。今年4月,該院承擔的《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低能耗與熱環境改善技術研究與示范》科研課題,獲國家科技部立項資助445萬元。目前,該院承擔福建省市重大科研攻關項目1項、863項目1項,在編技術規范和標準45項。主要做法:
一、充分發揮平臺作用,保證科技經費投入。充分發揮“福建省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平臺作用,抓住建筑工程中帶有共性和關鍵性的技術組織攻關,加大對科研經費投入,“十一五”期間,在研項目投入配套資助金額500萬元,科技投入超過1000萬元,共爭取省部級財政撥款1000萬元。
二、提高科研人員素質,增強創新能力。采取“引進來、派出去、壓擔子、多激勵”等措施,強調從重點高校畢業生中引進高素質的人才,有計劃地安排技術人員在國內就讀在職碩士、博士研究生,讓中青年技術骨干擔任各研究所領導職務和科研項目負責人,制定多項激勵制度,設立百萬元人才資助基金,推行“導師制”。 “十一五”期間,該院碩博從57人增加到121人;國家注冊師從27人增加到98人;高級職稱從39人增加到86人。有2位同志分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國建筑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個人稱號,3位同志入選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
三、加強現代化實驗室建設,提高科研試驗能力。投入大量資金,設置了綜合建筑結構、樁基、土工、建材、熱工空調、建筑節能等9個專業,新組建了福建省綠色建筑技術重點實驗室、建筑節能試驗室、建筑門窗節能性能標識實驗室,極大提升了我省綠色建筑技術研發能力。目前儀器設備固定資產價值5000多萬元,其中近兩年增購儀器設備近千萬元,配備了一批國內外先進的科研與工程檢測儀器。
四、提高準入建設市場資質等級,增強科技成果工程應用能力。現已取得特種工程專業承包、建筑工程設計甲級、工程監理甲級、工程勘察甲級、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地質災害治理設計與施工、文物保護工程設計與施工等一系列資質。所屬福建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是我省首家通過實驗室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也是我省建設系統第一家通過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的單位。
五、圍繞綠色、低碳、節能關鍵技術研究,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圍繞我省建筑節能8大關鍵技術和低能耗建筑技術開展攻關研究,并取得良好成效。結合我省和南方地區氣候特點,制定了夏熱冬暖地區和福建省居住建筑節能50%的熱工性能參數指標和相關標準10多部。投資5000萬元建設的“福建省綠色與低能耗建筑綜合示范樓”,將打造成為技術先進、經濟實用、適合南方地區氣候特點的“三星綠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綜合節能率70%以上),成為我省應用綠色節能建筑與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示范工程和展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