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級綜合融資平臺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湖北省級綜合融資平臺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文章來源:湖北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1-04-12
湖北省國資委所屬的長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湖北省投資公司)作為省級綜合融資平臺(以下簡稱平臺),認真履行省政府賦予的職能,“十一五”期間為全省12大類專項的347個子項融通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簡稱開行)政策性貸款資金155億元,項目覆蓋全省各市(州、林區)、縣,據測算,引導和帶動地方及社會投資約668億元,為湖北新增投資約820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一、破解環境瓶頸制約,支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平臺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整體收購處置不良金融資產和地方國企改制重組等項目融資80.09億元,占平臺政策性融資總額的52%,項目涉及全省所有市(州、林區)、縣。平臺融資49.52億元,啟動了全省76個市(州、林區)、縣的開發區、工業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143個項目,為改善地方投資環境、促進縣域經濟跨躍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平臺融資15.57億元,支持省直和17個市(州、林區)收購處置了華融、東方等四大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涉及全省16227個項目的不良金融資產651億元,減輕了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歷史包袱,改善了地方信用環境。平臺承貸15億元,支持全省16個市(州、林區)132家國企的改制重組工作,帶動地方投資45.6億元,安置職工16.2萬人,為職工繳納社保資金7.28億元,支付拖欠職工工資2.65億元,發放安置費18.76億元,維護了社會穩定。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兩型社會”發展。平臺相繼承擔了武漢至宜昌鐵路地方配套項目(12.5億元)、武漢至石家莊鐵路湖北段地方配套項目(1.5億元)、武漢至黃石城際鐵路地方配套項目(10億元)和武漢花山大道項目(5.36億元)的融資工作,融資金額合計29.36億元,占平臺政策性融資總額的19%。上述重點鐵路項目的建成有利于盡快緩解我國南北和東西向鐵路運輸能力緊張狀況,改善全省綜合交通運輸結構,突出武漢中心地位,提升武漢在全國鐵路網中的樞紐地位;花山大道項目的啟動推動了武漢花山生態新城的建設,在實現區域整體聯動、武漢新港港城一體化,促進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的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推動民生項目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平臺承貸16.69億元專項政策性資金支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該項目建設,2010年底,全省農村已實際完成1652.9萬人的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項目建成后戶均年節省醫藥費支出200元左右,戶均年節省53個挑水工日,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促進了全省新農村建設。平臺先后完成了28所省屬高校建設項目政策性融資19.5億元工作,緩解了高校建設資金困難的問題,改善了學校的基礎設施和教學條件;平臺融資2.73億元支持省體育局在武漢市東湖開發區新建了一座占地1000畝的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訓練競賽基地,促進了體育事業發展,豐富了人民群眾生活。
四、扶持重點國有企業,培植經濟發展后勁。平臺相繼為三環集團、省聯發投、省宏泰公司和武漢市經發投等重點國企融資39.41億元,占平臺政策性融資總額的25%,有效地緩解了制約我省重點國企發展的資金瓶頸。比如:武漢市經發投通過平臺政策性融資打包回購了武漢轄區內1355戶企業,共計144.66億元的不良資產,不僅盤活了存量資產,取得明顯經濟效益,而且推動了企業改制重組,促進了重點企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