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化技術創新。立足做優做強主業,放大煤電油運產業鏈綜合效能,進一步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全方位開展產學研用合作,加快建設國家級技術中心;著力提升海域采煤、軟巖支護、建下開采、油頁巖反采、數字化礦山五大技術品牌,推進煤炭資源深度挖潛;依托研發中心(基地),加快完善油頁巖綜合利用技術,申報專利技術。
二是深化管理創新。圍繞“四全”管理新架構,完善集團管控模式,提升經營活力;加快“五大”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突出精益管理,加大關鍵要素創新、流程再造和系統提升力度;不斷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完善與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人力資源管理和薪酬分配機制,激發內在動力;加快國有資產從非主業參股企業退出步伐;推行產業鏈關聯考核,進一步放大綜合效能。
三是推進發展模式創新。圍繞煤炭產業掌控提能、熱電產業升級提檔、油頁巖綜合利用提效、煤炭物流提量的系統工程,優化資源配置,重點向煤電油運四大板塊集中延深產業鏈條;本著“集中、集約、集聚”發展原則,加快本部綠色生態、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建設,推進特色產業集群化、組團式發展;深化節能減排,力求產值綜合能耗進一步降低,礦井水再利用率、煤矸石、粉煤灰的利用率達到100%,打造高碳產業低碳發展新模式。
四是加快項目運作創新。立足企業可持續發展,繼續實施“招大引強”工程,雙向進入,優勢互補,創新現有項目發展模式;在新項目建設上,改變單純依靠自有資金模式,推進項目資金來源多渠道、股權結構多元化、管理體制現代化,通過引入資金,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多贏共榮。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