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圍繞六“大”提升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大供應,即集團所屬物資供應各單位、各部門人、財、物統一管理,統一核算;大批量采購,取消分部門、分類別、分散零星采購,實施統一集中規模采購(包括生產和基建所有物資);大庫存,庫存物資統一歸屬,形成資源共享;大配送,所有物資需求一律實施配送直供;大租賃,主要通用設備物資全部納入統一租賃范圍。大物流,與市場接軌,延伸供需服務產業鏈,參與市場競爭,提高物流綜合效益。
二是發展服務業和大物流。統一的超市化運行管理,設立大超市,各生產單位設立井口超市,以銷代存,用后結算;零儲備控制,全部設備物資實施賬面零庫存,利用超市庫存、生產企業庫存、流通庫存保生產供應;一體化配送直供精細服務,戰略合作一體化配送,協作服務一體化配送直供,企業內部調撥調劑配送,所需物資直接到車間、到井口;開展社會化競爭,充分利用物資供應現有專業人才資源、穩定的物資供應資源、互利互惠的價格競爭優勢、技術設備的先進優勢,開展社會化服務,實施企業物流轉向物流企業。
三是推進管理創新和企業管理流程再造。實施“五集中”供應管理體制,即:集中采購、集中儲備、集中配送、集中租賃、對基層物資供應主要業務人員集中統管。對外獨立經營,實行“大供應”“大物流”運行體制。大幅降低物資采購成本、減少儲備資金占用、加快物資周轉、降低物流費用。
四是盤活庫存,降低儲備資金。規范大超市、井口超市的運作,代存代銷降低儲備;加大戰略合作生產企業、流通運輸儲備,充分利用供應商庫存代替企業庫存。集中庫存的運作,集中儲備大大減少分散庫存中的重復儲備量,加快物資周轉,加大料積壓限制調劑力度,有效降低儲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