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1月19日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后, 12月4日,青島機場年貨郵吞吐量首次突破15萬噸,提前27天完成全年貨郵生產任務,實現了客貨生產的雙豐收。
今年以來,青島機場積極順應航空貨運市場發展趨勢,采取多項有效措施,保持了貨運生產的快速增長。
一是充分發揮機場貨站的橋梁作用,促進市場各方有效溝通。主動走訪貨運代理公司,了解客戶需求,互通市場信息,就如何更好地合作達成一致共識。根據貨主需求及市場動向,舉辦了多次代理人、航空公司、機場貨站三方會議以及貨主、代理人、航空公司、機場貨站四方會議,積極為貨主、代理人和航空公司牽線搭橋,努力營造航空貨運市場多方合作、共同發展的和諧環境。
二是不斷提升貨運保障能力,鼓勵航空公司加大運力投入。先后完成了3架次救災貨包機、首班747-400 COMBI客貨混裝機型、3架次洲際747貨包機,2架次海洋動物貨包機、特大批量低溫冷凍貨物等多項特殊保障任務,刷新了青島機場卸載最長和最重貨物的歷史記錄,貨運整體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為航空公司加大運力投入創造了先決條件。年內先后有UPS、揚子江、全日空等公司通過更換大機型、加密貨運航班等形式加大運力,為機場貨運生產的快速增長提供了基礎保障。
三是大力發展貨物中轉和卡車接駁運輸,提高機場貨運輻射能力。充分利用機場航線網絡資源和溝通南北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強化貨物中轉能力,今年以來共新增中轉航線10余條,完成中轉貨物運輸2867噸,同比增長16%。目前,青島機場已成為寧波、廈門、杭州、長沙等中東部機場與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等北部機場之間貨物中轉運輸的重要樞紐。積極發展多模式卡車接駁運輸,國際進港卡車航班業務、國內進港卡車接駁運輸業務、國內出港卡車接駁運輸業務得到顯著增長。
四是注意市場細分,增強機場貨運服務競爭力。在總結前期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重要貨物(VIP貨物)概念,對貴重貨物、活體動物等特種貨物,手機、游戲機、手提電腦等易受攻擊的貨物,以及其他有特殊儲運要求的貨物進行分類細化,并制定相應的保障流程,確保貨物運輸安全,有效吸引了此類貨物從青島機場聚集發運。
五是堅持貨主至上服務理念,打造機場貨運服務品牌。為給貨主發貨提供最大便利,青島機場推出了國內貨運出港24小時服務,成為省內首家實行貨站24小時服務的機場。24小時服務一經推出,即得到貨主、貨代公司和航空公司的一致好評,有力地提升了機場貨運服務口碑,增強了機場貨運服務吸引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