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推行“筑巢引鳳”模式,堅持“感情凝聚人、待遇吸引人、事業鼓舞人”,對引進的人才戶口落城市,工資關系留總部,工作到礦山,實現了城市資源與礦山資源的融合,人才需求與企業需求的統一;大幅度提高專業技術人員薪酬,不斷提升大家的幸福指數和滿意度,確保了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二是創新學習培訓機制。堅持“魚和池塘共同成長”理念,創建了“校企聯合辦學”模式,與山東理工大學合作舉辦了采礦工程學習班,課堂由大學校園搬到基層企業,上課時間主要利用休息日,將學校智力資源與礦山生產要素、繼續教育與專業培訓、理論學習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增強了辦學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三是創新競爭激勵機制。堅持“競聘是干部產生的最主要渠道”理念,引入“無邊界化管理”模式,打破等級管理框框和論資排輩傳統用人觀,多次舉辦了公開競聘會,突破企業界限,面向社會競聘,有效激發了人力資源活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