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礦南屯煤礦把節約用水放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高度來認識,大力實施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依靠科技走出了一條污水循環利用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礦井先后被評為“山東省環境友好企業”和“中華環境友好煤炭企業”。
一是推行潔凈生產,實現水的循環利用。不斷加強礦井涌水、洗煤廢水和生活污水治理和回收,實現了廢水利用資源化。建成兗礦最大的污水處理廠,處理煤礦及周邊社區、華聚能源南屯電廠、電鋁公司南屯電廠、電解鋁廠、輕合金公司全部生活污水,形成了“百川污水此處清”工作格局。先后投資2600多萬元開發了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無折點式一體化氧化溝工藝,改擴建成處理能力12000噸/天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回用10000立方米。通過對生活污水采用生化、高效混凝沉淀、過濾及化學除磷方法,處理后的水質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生活污水經處理得到循環利用,實現了零排放,每年減采地下水資源300萬立方米,節省地下水開采費用100多萬元,使用中水每年可節約電量360多萬kWh。處理后的中水用于礦井生產補充水、洗煤補充水、電廠冷卻水、地面防塵灑水、綠化、消防及沖廁等場合,每年可節水56萬立方米。
二是堅持吃干榨凈,實施有效再利用。對于生活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經硝化后成為含有較高氨態氮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用于礦區綠化,不僅保證了春季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分,也創造了較好經濟和生態效益。通過對洗煤工藝進行分析,采取把兩端、管中間的措施對選煤實行全過程控制,實現了洗煤水一級閉路循環。采用先進電腦數控技術對跳汰機進行改造,使跳汰機處理能力提高20%,洗煤用水量降低10%。投資700萬元補建壓濾車間,實現煤泥100%廠內回收,洗煤水經處理全部循環復用于洗煤,每年可重復利用洗煤水170萬立方米,多回收煤泥14萬噸。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