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冬天,太化集團焦化廠將蒸汽采暖改造為余熱采暖,至此,全廠幾乎所有的辦公樓、車間崗位、皮帶通廊用上了余熱采暖,同時還外供開化村村民采暖之用。3月29日,焦化廠負責人為這一項目算了筆賬,一個采暖季節可節約蒸汽至少21600噸,價值277萬元。
2009年,對太化集團焦化廠而言,既是艱難困厄之年,又是技術改造和節能減排之年。記者從焦化廠去年的節能工作表上共數出了11項節能措施,其中的幾個數字極為耀眼,在全廠的效能監察項目中,節能降耗項目占80%以上;噸焦耗汽為0.12噸、噸焦耗水為1.04噸,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全廠所有廢水全部回收處理用于熄焦,真正達到了零排放。
這一節能清單產生的背景是,去年焦化廠的資金周轉極度緊張,生產上“無米下鍋”幾近“斷炊”,產銷價格嚴重倒掛,生產愈多賠得愈多。“我們的技改節能沒有因此而停頓,相反步伐更加有力緊湊,將工作重心定為‘成本考核,節能降耗’,步步精打細算,處處斤斤計較。”焦化廠相關負責人說道。
如何理解斤斤計較,焦化廠的韓工程師舉出一例,他們將細化后的水、電、蒸汽、煤氣的消耗定額指標,分解到各車間和各崗位,進行績效考核,同時每個月都進行能源消耗統計分析,查找能耗高低的方法和原因,有針對性地指導節能降耗。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節能指標任務,每個人也都要掌握一些節能的方法。
近幾年,太化焦化廠先后投資1.4億元建設了煤氣凈化裝置、污水處理閉路循環等環保節能設施,積極推行循環清潔生產,走出了一條質量效益型的發展路子。
2月底,太化焦化廠的統計數字浮出水面,在去年全省焦化企業整體虧損的惡劣環境中,焦化廠全年銷售收入近20億元,實現利潤1700萬元,實現了從大虧到盈利的重大轉折,奇跡般地創造了全省同行業的最佳水平。深究原因,焦化廠負責人如此解釋:堅持節能減排之路,堅持科學發展之路,勇闖難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