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地方掃描 > 正文
        甘肅國資國企實施強科技行動 助推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甘肅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3-05-15

          甘肅省國資委和各省屬企業堅持將科技創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發展趨勢,大力實施“強科技”行動,積極探索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高校院所為技術依托的產學研結合長效機制,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和產業化水平,有效促進省屬企業高質量發展。一季度,甘肅省屬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088.2億元,同比增長14.7%;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2163.3億元,同比增長19.9%;累計實現利潤總額50.3億元,同比增長4.7%;實現三新(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營業收入160.11億元,同比增長27.08%。

          健全工作機制,扎實有序推進。甘肅省國資委堅持制度先行,健全完善3個方面工作機制,有效保障“強科技”行動順利推進。一是健全行動推進機制。主動認領和細化分解《甘肅省強科技行動實施方案》重點工作任務47項,全面實施臺賬式管理,將強科技行動落實情況納入省屬企業負責人年度經營業績考核和委機關處室年度考核。二是強化溝通協作機制。印發《落實“四強”行動工作推進方案》,深化與省科技廳定期會商機制,在高新技術企業、高水平創新平臺建設、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加強溝通協作。三是完善原創技術策源地推進機制。會同省發改委等5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省屬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實施方案》,重點支持基礎較好的金川集團、甘肅電氣集團、酒鋼集團在有色金屬新材料、電控傳動裝置、先進鋼鐵材料等領域率先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推動具有一定創新優勢的蘭石集團、白銀集團、甘肅能化集團、甘肅藥業集團在高端能源裝備制造、銅冶煉、能源化工、中醫藥產品開發等領域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甘肅公交建集團充分發揮“1+2+N”科創平臺、交設股份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作用,逐步建立工業固廢在公路工程循環利用的多行業協同推進機制,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創新發展,截至2023年4月底研發投入7822萬元,科技成果轉化產值達2.3億元。甘肅能化股份公司全力推進瓦斯治理“窯街模式”,完成《海石灣煤礦瓦斯提質及氦氣精制工藝技術開發》項目實驗室工藝開發研究,為多渠道探索煤層氣利用開辟新途徑;編制的《礦井帶式輸送機保護裝置安裝標準及實驗辦法》等3項企業標準已在企業標準信息平臺備案并實施,有效提高公司行業競爭力與話語權,截至目前申報專利51項,授權專利25項。甘肅公航旅集團出臺《科技項目管理辦法》《科技創新獎勵辦法》等制度,對科技項目全過程管理、項目負責人負責制、研發投入比重、科研經費支持及科技創新獎勵等重要事項進行規范,不斷提高科技創新研發投入產出比,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實現創新驅動,目前已取得國家專利167項,獲得軟件著作權47項,工法46項,其中省部級工法7項。

          細化行動舉措,推進任務落地。甘肅省國資委著眼“強科技”行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見效,采取3項有力措施,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取得較好成效。一是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健全省屬企業研發投入剛性考核、工資總額單列等正向激勵機制,對省屬企業2020-2022年分別新增的7.72億元和18.84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在年度經營業績考核中視同利潤予以加回;推行“軍令狀”“揭榜掛帥”“賽馬”等有效措施,賦予企業創新團隊更大自主權和容錯空間,充分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潛能,引導企業建立研發投入穩定增長長效機制。2023年一季度,省屬企業共完成研發投入24.27億元。絲綢之路信息港公司建立科研投入月度跟蹤機制,每月以科研項目口徑統計研發投入進展,由掌握信息港及子公司整體科研投入情況,確保科研投入穩步提升;對引進的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單列工資預算100萬元,向甘肅省國資委申報引進特殊人才工資60余萬元。甘肅銀行積極支持科技創新項目,通過“投貸聯動”方式,對全省科技投資基金、科技孵化器基金、科技創新創業基金及蘭白張江基金所投資科技型創新項目積極開展合作,重點關注甘肅河西硅業新材料公司20萬噸硅系新材料綜合利用等科創項目建設,2023年已累計向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9.18億元,為“強科技”行動貢獻金融力量。二是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立省屬企業“十四五”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庫、“卡脖子”科研攻關項目庫,推動“十四五”期間省屬企業99項重大科研攻關項目、35項“卡脖子”技術難題加快突破,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截至目前,省屬企業累計簽訂各類科技創新合作項目協議248項,擁有各類創新平臺254個。金川集團開展還原鎳粉、鎳枕、電解鎳等多種金屬鎳原料的安全高效溶解技術及溶解液雜質凈化技術研究,開發出多種新型高效沉淀分離和萃取分離試劑,新建35kt/a硫酸鎳生產示范線,建成“2000噸/年高鎳單晶正極材料生產示范線”,創造新的增長點。酒鋼集團難選氧化鐵礦石懸浮磁化焙燒關鍵技術研究與工業應用項目完成干法制粉微粉篩工業試驗的施工圖設計和余熱鍋爐優化改造的對外技術交流工作。白銀集團建成1.5噸高純錸條制備項目,填補甘肅省高純錸金屬材料制備技術空白;開展稀有元素普查,研究富集和提取工藝以及產業化應用。三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發揮企業作為出題人、答題人和閱卷人的作用,建立完善“入孵創新型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梯次培育發展體系,持續實施科技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2023年3月,新認定甘肅農墾藥物研究院等4戶企業為第三批新型研發機構;2023年4月,甘肅電氣集團天水長城開關廠被列為甘肅省第三批智能工廠,甘肅建投集團砂石骨料車間等10個車間被列為甘肅省第三批數字化車間。持續強化與省科技廳協作機制,深入推進金川集團“鎳鈷共伴生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甘肅公交建集團建立公路工程全資源處置大宗固體廢棄物關鍵技術體系并通過工程示范形成系列標準,發表相關論文和專利20項以上,編制甘肅省地方標準2項,中國公路學會團體標準1項,在清傅公路項目完成14公里鋼渣細集料穩定黃土路床的鋪筑,消納鋼渣超10萬噸,成為目前國內單體最大的鋼渣改良黃土路床工程。絲綢之路知識產權港公司開辟數字文創業務新領域,以特色文化、旅游、農特產品IP開發轉化為重點,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共同推進,“樂動敦煌”IP授權項目已基本完成研發和樣品預售,深度開發“孩兒枕”“紙雕燈”等5款新型文創產品,培育數量同比增長150%,2023年4月底前完成各類知識產權代理12799件,達到全年目標的24%。

          營造良好環境,激發創新活力。甘肅省國資國企系統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從3個方面不斷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深化科技開放合作,驅動引領新舊動能轉換,塑造發展新優勢。一是深化與“一院三所”等合作。甘肅省國資委與中科院蘭州分院等院所高校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動省屬企業圍繞產業發展需求與相關院所高校深化技術課題聯合攻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研發平臺共享協同、科技人才互動交流。甘肅電氣集團與清華大學合作的“高壓大容量背靠背三電平NPC變頻器系統設計與控制”項目和與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的“快循環脈沖電源樣機研制”等6個項目進入樣機測試與產業化階段;“TMW2600大型同步無刷變頻電動機”項目突破大型同步無刷變頻電動機技術瓶頸,實現國產化替代、出口外銷。甘肅公航旅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成立“低碳路材聯合研發中心”,在蘭州新區建成全省首個現代化低碳示范產業園,推動綠色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再升級;依托院士工作站,聯合攻克渭武高速公路木寨嶺隧道施工世界性難題,總結形成了木寨嶺軟弱圍巖兩臺階施工工法,極大提升工程進度。二是加大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引進力度。支持省屬企業積極參加各類人才計劃、重大科技項目、重點攻關課題,利用各類創新平臺加大人才培養鍛煉,截至2023年4底,省屬企業持有隴原人才服務卡共807人(其中A卡持有人16名,B卡持有人123名,C卡持有人668名),擁有隴原青年英才21名、領軍人才95名(其中第一層次20名,第二層次75名)、拔尖領軍人才4名、省優秀專家2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26人、評聘正高級職稱工程師775名。積極對接科技部門選派首批18名科技專員赴省屬企業開展科技服務工作,為企業紓困解難,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和企業發展。甘肅文旅集團通過引進上海海法數字科技公司等行業頭部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吸納引進互聯網營銷、跨境電商服務等數字科技人才,構建文旅+科技綜合型人才隊伍,持續加強行業領軍人才、專業型技術人才和青年人才隊伍建設,有效推動“漠跡”平臺注冊用戶達30萬人,首張跨區域文旅惠民卡“金武張海阿”文旅惠民卡已于3月31日上線發行。蘭石集團以職業經理人方式引進海外留學人才4人,全職引進的11名行業專家全部擔任關鍵崗位高中級職位,高端人才引進取得新突破。三是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三年行動(2023-2025年)”。構建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到“瞪羚”企業的分層分類培育體系,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擁有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團隊的創新型企業。截至目前,省屬企業累計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1項;2023年4月,在國務院國資委舉辦的國企數字場景創新專業賽中,蘭石集團、甘肅工程咨詢集團等6戶省屬企業分別獲一、二、三等獎。甘肅科技集團聚焦“專精特新”,打造產業支撐力強的高能級創新平臺,按照“核心創新平臺+中試基地”模式,優化整合現有13個國字頭、54個省字頭創新平臺資源,新增創新平臺20家,各類創新(服務)平臺達161家,形成新產品新技術63項,通過省級登記備案43項,主參編標準62項、授權專利253件,有效專利保有量396件,其中發明專利136件,新增省部級及行業獎40余項。酒鋼集團建立符合酒鋼實際、具有酒鋼特色的“631”科技創新體系,在完善體制機制、加大科技投入、推進成果轉化等方面狠下功夫,截至2023年4月底,開展科技項目293項,其中科技重大專項17項、研究項目85項、新產品研究開發項目31項、技術改進項目160項、新產品開發試制和擴大試驗完成74339噸。

        【責任編輯:馬語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无码视频在线| 亚洲gv猛男gv无码男同短文|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看| 中文字幕av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最近最新高清免费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国产无码区|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日本无码色情三级播放|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69ZXX少妇内射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无码中出|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无码成人一区二区|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