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依靠資源擴張增強發展后勁。針對淄博老礦區煤炭資源枯竭,發展后勁不足的實際,大膽實施走出去戰略,率先走出省門開發煤炭資源,科學規劃了以四個煤炭生產基地、三個循環經濟園區、一個總部經濟圈為構架的“四三一”產業格局,煤炭主業分布在魯、陜、蒙、黔、滇五省的淄博、濟南、濟寧、咸陽、鄂爾多斯、黔西南、曲靖等七地市,資源占有量達到54億噸。目前,淄礦集團的濟北礦區、陜西彬長、內蒙古東勝三個千萬噸級煤炭生產基地即將形成,企業發展后勁明顯增強。
二是依靠科技創新提升企業效益。實施“科技興企”、“科技興煤”戰略,大力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近年來先后投入10億多元實施綜采綜放工藝,積極探索、運用大采高、大傾角綜采技術、矸石置換開采技術、膏體充填技術等,采掘機械化程度達到97%,濟北新礦區達到了100%,煤炭采出率提高20%以上,百萬噸死亡率一直在0.2以下,人均效率、資產效率、經濟效益穩中有升。2009年,全員效率達到17萬元/人,人均創利4.8萬元。
三是依靠產權制度改革激活發展動力。積極落實國家衰老礦井關閉破產、主輔分離、移交企業辦社會職能政策,先后完成了7個礦井的關閉破產企業重組、12個非主體企業與主體分離、11所中小學移交地方,妥善安置富余職工2.5萬余人,實現了企業瘦身、職工受益,公司主體更加精干,主業更加突出,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從2002年淄礦集團實施整體改制7年來,年銷售收入由29億元提高到137億元,資產總額由53億元提高到206億元,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逐年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