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進昆太聯動發展。抓住有利時機,進一步促進與臺灣地區的經貿合作,尤其是與臺灣工業總會、昆山花橋國際商務區的聯動;積極做好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以及綜合交通規劃與昆山、蘇州規劃的對接,確保市域主要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銜接,產業布局發展與昆山聯動;擴大“區港聯動”效應,實行了聯網監管、推行電子手冊等保稅監管新模式。
(二)加快港口平臺建設。進一步優化“區港聯動、虛擬口岸”快速通關新模式,積極爭取省、市和有關部門支持批準“蘇滬物流監管中心”落戶太倉港;協調口岸部門建立“蘇滬物流監管中心”聯合查驗機制,對日本、韓國以及臺灣航線實施分類通關,實現通關作業流程再造,努力縮短通關時間、降低物流成本。積極開展設立太倉保稅港(區)和蘇臺自由貿易港(區)的申報工作。
(三)完善港城功能載體。重點發展新能源、新裝備、新醫藥產業,發揮保稅物流中心功能載體作用,重點打造形成以原裝紅酒、鋼材、PTA等化工原料、糧油棉、木材等工業品和消費品集散為主的長三角國際采購分撥配送基地;以保稅倉儲、企業供應鏈服務和門店配送為主要業務的華東臺灣商品物流基地;以工程機械和加工設備為突破口的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交易基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