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快培養高級管理人才。采取“走出來”、“請進來”的方式,加強高級管理人才教育培訓,先后組織11批256人到清華、復旦等高校脫產學習,110名領導干部取得博士、碩士學位,組織科研人員參加高層培訓60余人次,與中國社科院等聯合開辦在職研究生班,每年選派一定人員到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考察學習。聘請南開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院校專家教授到公司授課,與南開大學聯合舉辦兗礦EMBA班,著力提升管理人員素質。
二是加快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發揮“一站兩中心”作用,結合科研項目和技術攻關,在技術研發中培養和造就技術人才。定期舉辦采煤技術新工藝、礦壓與支護等專題培訓班,外出研修交流120余人次,聘請專家講課30余次。2005年開始,利用和君遠程衛星教育網、煤炭現代遠程教育網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模塊式培訓。通過到科研院所招聘、項目合作等形式,培養煤化工、煤電鋁等專業急需人才。注重技術人員的研修學習,分批分期選送人員到高等院校學習專業知識。
三是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培育工作學習型、生產智慧型、知識創新型職工隊伍。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活動,培育技術明星、崗位能手和安全標兵,多次在全國和省市技術比武中取得優異成績。開展職工職業鑒定和學歷教育,提升職工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