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路客運、水上客運、汽車營銷三大產業為主體的宜昌交運集團公司,面對金融危機沖擊,以變應變拓市場,挖潛增效保增長。今年元至6月,完成營運收入3.39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利潤6212萬元,同比增長110%;上繳稅金2964萬元,同比增長111%。
自去年以來,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和沖擊,宜昌交運集團以變應變,采取了系列舉措。一是積極推行道路客運企業并購重組。把中短途客運作為業務主體,加大開發力度,充分發揮道路客運“點對點”服務優勢。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陸續對區域縣市和周邊地區4家客運企業進行了并購重組,從而形成以宜昌城區為中心、輻射周邊縣市的道路運輸網絡構架。二是對租賃經營車輛實施班線公司化改造。針對部分線路單車營運方式造成的惡性競爭、資源浪費的現象,實施客運班線公司化運作。截止目前,已對宜襄線、宜恩線、宜荊線等進行了公司化改造,實行公司化經營。同時還對當陽、長陽、遠安、宜都等班線的部分車輛進行了經營方式調整,合理配備運力,科學安排班次,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營運成本。三是將多頭管理的港站資源進行整合。對4個客運港口,通過產權轉讓和置換的方式進行整合,取得了4個客運港口的所有權或控股權,既規范了市場,又提高了運輸實載率,車站、港口各自發揮自身優勢,互為提供客源保障,形成了水陸聯運產業鏈。四是圍繞主業開展延伸服務,拓展邊際效益。小件快運業務、旅行社聯營業務、城鄉公交客運,形成互動效應,取得良好效益。五是調整和退出效益低下的經營活動。針對部分傳統產業業務日漸衰落,經營難以為繼的狀況,果斷退出和進行產業歸并,使其存量資產得到充分發揮。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