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美國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在嚴峻的形勢下,海信集團沉著冷靜地審視形勢,信心堅定地應對挑戰。
面對危機,海信集團迅速統一認識。大家認為,危機不是簡單的意外天災或偶爾的過失性人禍,它是一種經濟規律。當危機來臨時,不能怨天尤人、哀嘆蹉跎,只能正視現實、積極應對,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企業就是在危機中發展起來的。同時,應對危機,也是企業檢驗和提高自身素質、適應能力的機會,是企業接受錘煉的一個過程。日前,海信集團已做出了最嚴峻的打算,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并采取多項有針對性的措施,迎接挑戰。
一是調整產業方向。高端產業和產業的高端競爭環境相對較好,海信集團把產業上升到更好的高端產業和產業的高端位置,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全力抵御金融危機給企業帶來的沖擊和影響。高端產業方面,海信在智能交通、光通信領域已經掌握了國際一流技術,并分別在國內、北美市場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產業高端方面,從信芯、模組,到目前的LED背光技術,海信在數字多媒體領域突進產業鏈上游,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提升了利潤和議價空間。同時,白電領域的矢量變頻技術、通信領域的3G技術等,也極大的提升著海信的競爭力。
二是重新布局海外市場。這場危機來自海外,對發達國家的沖擊非常大,對歐洲、美國的消費影響是很明顯的。海信集團在發達國家市場的份額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為應對危機,海信重新布局海外市場,非洲、中東等地區和國家重點開發,把一個局部業務量的損失從另一個區域要回來。
三是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前提高勞動生產率主要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而當前情況下提高勞動生產率則是應對風險的重要舉措,海信為此將繼續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做好節能降耗增產工作。
四是靈活應對匯率變化。匯率、幣值的變化嚴重影響企業效益,海信集團一方面做出了幣種匯率取舍的方案,同時還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最大限度地沖兌損失。
五是規避海外的結算風險。金融危機影響了企業的支付能力,在和國外企業的業務往來當中,如果他們的支付能力受到影響,也會給海信帶來風險,很可能形成壞賬,資產受到損失。因此,海信采取了對應收賬款進行保險、采用信用證等安全的結算方式、開展業務之前詳細調查客戶信用資質等更加謹慎、安全的結算方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