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馬鋼新區冷軋主操秦國俊發明“雙輥吊運法”
(圖)馬鋼新區冷軋主操秦國俊發明“雙輥吊運法”

文章來源:中國鋼鐵新聞網 發布時間:2008-06-11
在馬鋼新區,一個吊具,在平常人看來,不過就是吊吊軋輥,只要保證在吊運過程中安全平穩地落在輥架上,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吊運任務也就滿足了,而其冷軋磨輥作業區軋輥組裝主操秦國俊可沒這么看。今年春天,憑著多年的起重經驗,他突發奇想,大膽發明出了一個吊具一次調運兩根軋輥的“雙輥吊運法”,通過了近兩個月的實踐驗證,取得成倍提高軋輥組裝作業工作效率和降低運行成本雙重效益。
馬鋼四鋼軋總廠冷軋分廠磨輥間,過去在行車吊輥過程中,經常是遇到行車一進入磨床區域,磨床就被迫停止工作的矛盾。這一矛盾不解決,不僅僅是耽誤了時間,更重要的是每班的磨輥數量也隨之減少。
軋輥組裝主操秦國俊想到解決這一矛盾的惟一辦法,縮短行車在磨輥區域的吊運時間,以提高磨床使用效率。他憑著自己多年工作經驗,大膽的提出了一個吊具一次調運兩根軋輥的“雙輥吊運法”。在作業區作業長和區域工程師大力支持下,通過對吊具、吊索載荷能力的準確核算,確定了“雙輥吊運法”所使用鋼絲繩的粗細與長度。接著,秦國俊主操帶領全班員工對“雙輥吊運法”進行現場起重吊運實驗。經過無數次成功地嘗試,他們把逐步掌握的操作過程與要點一一記錄下來,最終形成可在全作業區推廣的操作要點,并編寫成標準化作業標準。
五月份,該廠鉗床與磨床之間倒運軋輥所需用時間,已由過去的3-4小時,縮短為1-2小時完成,足足節約了一半的時間。秦氏“雙輥吊運法”的發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電耗,減少了設備維修費用。據五月份統計,每班能節省吊運時間約1小時,全月共節約91小時;行車電機功率為250千瓦時,全月僅節省電費就達11375元,一年就是13.65萬元,崗位創新創效創所帶來的收益相當可觀。
圖為正在指揮行車采用“雙輥吊運法”吊運軋輥的軋輥組裝主操秦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