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今年用于港口建設的投資達到15億元,新建萬噸級以上泊位10座,洋口港實現初步通航,南通站在了大橋大港時代的起跑線上 。
早在2003年南通港總體規劃明確規定,南通港將于2010年前后建成沿江八大港區和沿海兩大港區,形成南通、狼山、江海、通海、如皋、天生、任港、富民、洋口、呂四‘一港十區’的發展格局。目前已形成通海港區集裝箱、任港港區修造船、狼山港區件雜貨和散貨、富民港區糧油加工和物流倉儲、江海港區油品危險品精細化工基地等各具特點的港區。南通市拓展港口投資新路,在中遠川崎修造船項目擴建和華能煤碼頭擴建發生沖突時,倡導“地主港”建港模式,利用通呂河口深水岸線,由市政府出資2億元建設5萬噸級通呂華能煤碼頭,建成后租賃給企業經營,又騰出岸線支援中遠川崎建設。在洋口港建設中推行特許經營模式,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成立開發機構,投資成片開發建設公用港區。建成的港區由開發機構出租給港口經營人經營。開發機構收取的租金,用于港口設施的維護和港口的發展,彌補了港口建設中資金的不足。南通由政府主導建設港口,運用“地主港”模式實現了規模開發,使岸線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加快了向億噸強港邁進的步伐。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