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行潔凈生產,實現水的循環利用。擴建了生活污水處理系統,中水重新用于生產,全年同比節水50萬立方米。對選煤實行全過程控制,實現了洗煤水一級閉路循環。采用電腦數控技術對跳汰機進行改造,處理能力提高20%,用水量降低10%。投資700萬元補建了壓濾車間,每年可重復利用洗煤水170萬立方米,多回收煤泥14萬噸。
二是開展技術革新,降低生產成本。采用籠型高強錨索加強巷道支護,節約材料費用100.54萬元。對井下泵房和采掘工作面進行峰谷用電考核,全年節電360萬千瓦時。推行無紙化辦公,實現了文件傳遞、信息共享網絡化。利用分層燃燒技術,對鍋爐進行節能改造,燃燒率提高15%。新增煙氣脫硫系統,年減少排污費5.66萬元。
三是推行開采新工藝,煤炭資源顆粒歸倉。先后完成3315鋸齒形和梯形聯合布置開采、7325工作面梯形布置開采等,累計多回收煤炭75萬噸。完善煤泥水治理,成功洗選2#精煤40萬噸,創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2007年,該礦被評為“山東省環境友好企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