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伊始,太鋼成功開發出發電機護環用不銹鋼Mn18Cr18N鍛件,經系統測試,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進口產品水平。該產品的成功開發,實現了﹥6000PPM超高氮不銹鋼開發零的突破。
我國裝機容量以每年約6%的速度遞增,其中占發電總量80%的核電或火電發電機的重要部件護環均需使用特殊材料Mn18Cr18N不銹鋼。由于技術難度高、加工難度大,我國尚未掌握護環鋼相關的工藝技術,形不成批量生產能力,目前護環用鋼Mn18Cr18N全部依賴進口,致使發電機護環用鋼Mn18Cr18N成為制約國家電力建設的卡脖子產品。
2007年5月,中央領導和國家發改委對太鋼提出要求,希望太鋼擔負起為國家分憂解難的重任,盡快開發出民族裝備制造業急需的緊缺鋼材,其中重點提到了Mn18Cr18N不銹鋼護環。太鋼在2007年7月份專門成立了國家緊缺鋼材品種開發組,總經理李曉波等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率隊到哈電、東電等用戶進行了調研和實地考察。技術中心接到任務后,組織精兵強將,成立專題組進行攻關,攻關組成員在大量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首先到重機制造廠和高等院校進行學習、交流,初步了解了國內外護環生產及技術發展情況、所需裝備情況、護環標準和尺寸等相關資料,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在此方案指導下,在北科大試驗室進行了小爐冶煉試驗,對超高氮不銹鋼的冶煉進行了模擬,獲得了第一手數據,再利用內部試驗室進行了多項試驗,掌握了有關Mn18Cr18N不銹鋼的一系列參數,終于在2008年元月2日成功生產出小型Mn18Cr18N護環鍛件,表明太鋼已基本掌握了Mn18Cr18N護環用不銹鋼的鋼種特性和關鍵技術訣竅,同時,提高了太鋼在國家高、精、尖項目上的研究水平,鍛煉了科研隊伍,也為太鋼型材系統改造后具備300MW以上發電機護環批量生產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