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0月完工,可日處理污水10萬立方米,馬鋼老廠區污水可實現“零”排放 進入12月,在六汾河入江口處,占地約2萬平方米馬鋼最大的污水處理工程終于拉開了建設序幕,隨著挖掘機的轟鳴,荒灘野地變成了喧鬧的大工地。當2008年10月工程完工后,可日處理污水10萬立方米。馬鋼老廠區的污水可基本實現回收循環利用,實現“零”排放。
過去,馬鋼老廠區產生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經過各廠自行處理、實現達標后,通過六汾河直接排入長江。當馬鋼一能源總廠六汾河10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站建成后,將徹底截住馬鋼流淌至長江的工業污水,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污水則通過進水閘門、引水暗渠全部進入到污水處理站前端的調節水池,經過調節水質水量后提升至混合配水井,污水在配水井內經機械攪拌、加藥混凝后進入沉淀池,出水經混凝并調節PH值后進入濾池,濾池出水自流入清水池,經加氯消毒后,通過水泵打入廠區回用水管網,不但實現了水的封閉循環利用,而且可大大減少直接從長江提取新水量。
馬鋼污水、回用水處理工藝,采用了當今國際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及設備集成,工程投資近一億元。處理后水中COD大為減少,懸浮物、油等大部分污染物被去除,能滿足馬鋼原料、焦化、燒結、煉鐵、煉鋼等系統的用水要求,同時滿足馬鋼的道路沖洗、綠化灌溉等。工程建設后,污水處理站日產水10萬立方米,按350天測算,可生產回用水3500萬立方米,減少噸鋼新水用量3.4立方米(按2006年鋼產量計算),同時年減少油排放量175噸,CODcr3150噸,極大地改善六汾河及長江馬鞍山段的水環境質量。
目前馬鋼噸鋼耗新水已降至7.3噸,提前3年完成《鋼鐵產業發展政策》2010年的目標(噸鋼耗新水8噸以下)。近年來,馬鋼本著對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投入數億元巨資,改造完善區域循環水處理系統,使馬鋼噸鋼耗新水量逐年降低,工業水循環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六汾河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是馬鋼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打造綠色馬鋼、生態馬鋼戰略步驟的戰略舉措,更是馬鋼用于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它的建成將實現企業和社會的雙贏,真正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為馬鞍山市創建文明城市、循環經濟城市奠定良好基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