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后兩所企辦校——哈爾濱建筑子弟中、小學移交地方,哈爾濱市利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了國有企業創辦的112所中小學校的分離移交工作,至此,企辦校在哈爾濱市成為歷史。
長期以來,哈市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既要從事生產經營,又要承擔沉重的辦社會職能負擔,嚴重束縛了國企的改革和發展。哈市從2004年開始對企業辦學進行剝離,開始了對哈市教育資源的優化整合,以強化政府管理社會公益事業的職能,減輕國有企業的負擔,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分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涉及面廣、政策性強,近年來國家、省陸續出臺了一些宏觀指導性文件,并要求各地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實施意見,但實際操作難度較大,特別是國企比重相對偏高的老工業基地城市。針對哈市國企分離辦社會職能現狀,哈爾濱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牽頭,哈爾濱市財政局、哈爾濱市教育局、哈爾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哈爾濱市人事局和哈爾濱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等部門密切配合對哈市的企業辦學進行分批分階段剝離。
目前,哈爾濱市國有企業舉辦的112所中小學校全部分離移交完畢,1.1萬名企辦教師全部轉為公辦教師,企業每年減少教育經費支出近5億元,企辦校在哈爾濱市已經成為歷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