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過國家民航總局批準,太原武宿機場正式更名為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山西終于擁有了名正言順的國際機場。這不僅意味著今后山西國際航線的開辟和國際航班開通將得到更大便利,還意味著山西已經架起了通向“國際”的空中走廊。
有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太原武宿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0萬人次。截至目前,其旅客吞吐量在全國排名第29位。
近年來,在山西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勁帶動下,太原機場運輸生產得到快速發展:2003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跨入國內繁忙機場的行列;2005年旅客吞吐量達到212萬人次,提前6年達到原規劃的2010年的保障能力;預計至今年年底,該機場旅客吞吐量將突破350萬人次。
據了解,2006年3月,僅與北京國際機場60分鐘航程的太原武宿機場,被確定建成2008年北京奧運會首都國際機場的備用機場。正是這一決定,讓太原武宿機場完成了向國際機場的大跨越。太原武宿機場經新改擴建后,飛行區等級將由目前的4D級升格為4E級,由起降波音767型提高到起降波音747型,同時還可滿足A380機型的備降需要。航站區將新建一座5萬平方米的候機樓及其配套設施,并改造裝修現有的舊候機樓。通過此次“改造升級”,到2015年,該機場可滿足旅客吞吐量600萬人次,貨物運輸吞吐量10萬噸。高峰期每小時接送旅客2500人,起降飛機30架次。為了保證太原到北京的交通快捷便利,國家鐵道部已經在太原和石家莊之間開工修建一條快速鐵路作為備用機場的輔助基建設施。按此設計規劃,這條快速鐵路時速將達200公里,并與京石快速鐵路相連接。建成后,沿“太原—石家莊—北京”坐火車,從太原到北京僅需3小時。
目前正在進行改擴建的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將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完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