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十一五”期間重點打造的煤炭、煉焦、冶金、電力、煤化工、裝備制造、材料和旅游“八大支柱產業”中,經過政府部門宏觀調控及市場經濟作用,發展呈現新變化,日前,省統計部門調查發現,今年以來,煉焦業和冶金業呈現“瘦身”現象,而新型產業則不斷“強體”。
調查發現,目前山西省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低產出的企業被淘汰出局,煉焦、冶金行業單位有所減少。其中,煉焦工業法人單位925個,比2006年年末減少5個牞下降0.5%;冶金工業法人單位3192個,比2006年年末減少40個,下降1.2%。
在傳統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新型支柱產業單位及人員迅速增加,目前山西煤化工業法人單位2529個,比2006年年末增加64個,增長2.6%,從業人員比2006年年末增加1606人,增長0.8%;裝備制造業法人單位6502個,增加296個,增長4.8%,人員增加4489人,增長1%;材料工業法人單位7118個,增加129個,增長1.8%,人員增加3608人,增長1.1%;旅游住宿和餐飲業法人單位1023個,增加36個,增長3.6%,人員增加697人,增長1.3%。上述新型產業的飛速發展,從整體上推動了山西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