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來,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主導推動下,寧夏煤業集團公司、寧夏美利紙業集團公司、寧夏商業集團公司、西北奔牛集團公司、西北軸承集團公司、寧夏建材集團公司、寧夏銀起集團公司、寧夏東方有色金屬集團公司等一批大型國企相繼與中央企業實施重組,涉及資產總額超過300億元。由此,中國神華集團公司、中冶科工集團公司、中鹽集團公司、天地科技股份公司、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材集團公司、中國有色礦業集團公司等一批中央企業相繼加盟寧夏經濟建設,成為寧夏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助推器”。與此同時,區內國企之間也展開了一系列相互重組,如發寧夏電集團公司重組吳儀股份、寧夏電投集團公司重組寧夏恒力鋼鐵、寧夏建設集團通過內部整合重新組建寧夏建工集團等,都預示著重組已成為當前國企改革的一種極其重要的方式。
重組使寧夏企業國有資產格局和分布產生了明顯的變化,資源優化配置、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的范圍不斷擴大,一方面推動部分企業走出困境,重新煥發了活力,另一方面,有效地推動了地方國有經濟結構的調整,使國有資本進一步向關鍵領域和重要行業集中,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明顯增強。截止2007年三季度末,包括獨資、控股和參股企業在內的22家區管國企和改革重組后的原區管國企,資產總額達到665億元,比2003年末增長1.1倍;凈資產241億元,比2003年末增長82%。同時,企業利潤由2003年的虧損5961萬元增長至2006年的盈利9.8億元,凈增長10.4億元;上繳稅金也從2003年的6.5億元增長至2006年的16.4億元,增長了1.6倍。這些數據當中,重組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在解決寧夏國企發展瓶頸以及擴大就業、增加投入、增加稅收、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都體現出了重要的現實意義。總體講,隨著重組步伐的推進,全區國企質量和規模逐年提升,整體結構得到明顯改善,企業自身效益和對社會的貢獻都明顯提高,充分印證了自治區黨委、政府在推進國企改革重組方面決策的正確性。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