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技改 堅持創新
——福建省南平鋁業有限公司努力做優做強
“九五”期間,福建省南平鋁業有限公司(簡稱“南鋁”)生產經營陷入嚴重困境,“九五”末期南鋁并表資產負債率已達90%,企業舉步維艱。面對困境,南鋁人毫不氣餒,堅信國企是能夠搞好的,堅定搞好南鋁的信心,并結合企業實際明確做優做強南鋁的目標。經過不懈的努力,南鋁不但很快扭虧為盈,而且實現穩健發展,走上做優做強之路,成為全國鋁型材企業十強且綜合實力名列第三。
做優——致力技術改造,打造完整的鋁產業鏈 2000年以來,鋁型材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鋁型材大打價格戰,全國鋁型材生產企業中大部份國有企業關閉或退出市場;電解鋁行業成為國家重點調控對象,南鋁電解鋁電價逐年上調年增支已近億元,銀行融資困難;原材料氧化鋁價格逐年提高,鋁錠與氧化鋁比價關系嚴重扭曲。在這種市場條件下,南鋁多次組織員工開展了南鋁發展的大討論,認真分析不利環境下南鋁的發展方向和核心競爭力所在,詳細制訂了發展規劃和措施,明確必須通過做好鋁產業鏈這篇文章,以打造完整的鋁產業鏈為主攻目標,提高南鋁的核心競爭力。
幾年來,南鋁投資十多億元進行了年產7.3萬噸環保節能電解鋁、年產30萬平米氟碳鋁材、年產5萬噸鋁鑄造、年產4萬噸預焙陽極、年產2萬噸鋁型材等十多個項目的技術改造,以技術改造項目帶動企業發展,提高技術裝備水平,調整產品結構,增強競爭力。其中,有兩個項目成效顯著:一是電解鋁技術改造。在2001年以前,南鋁電解鋁為60KA自焙電解槽,規模僅3萬噸,技術工藝落后且環境污染,是國家明文規定限期淘汰的生產工藝。通過努力爭取省里支持和同意,南鋁果斷決策投資了4億元進行環保節能240KA大型預焙電解鋁技術改造。該項目精心組織、措施到位、效果明顯,無論在建設速度還是噸鋁投資節約方面,均創國內同業當時的最好水平,實現了邊生產邊改造當年出效益的目標,為南鋁完善年產7.5萬噸鋁產業鏈奠定了基礎。該項目榮獲省政府“2003年度省重點建設項目優勝獎”,被省經貿委評為“十五”技術改造優秀項目。二是鋁型材技術改造。2004年南鋁在完成電解鋁技改后再投資3億元進行年產2萬噸鋁型材擴建工程。該項目從2004年3月份開工建設,到2006年建成,為南鋁擴大經營規模創造了有利條件。新增的40MN雙動擠壓機、38MN正向擠壓機、鋁型材立式淬火線、模具加工中心等設備大大提升了南鋁的技術裝備水平,使整個產業鏈技術裝備均達到行業先進水平。鋁型材技改項目時機把握較好,技術工藝選擇恰當,投入產出效果明顯,南鋁再次榮獲省政府“2006年度省重點建設項目優勝獎”。在短短幾年內,南鋁連續兩次獲得省政府對省重點建設項目表彰的最高榮譽,在全省企業中為數不多。
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改造,南鋁已形成年產7.5萬噸完整的鋁產業鏈(電解鋁-鋁鑄造-鋁型材),產業鏈規模處于非集團類鋁業公司的前列,在全國760多家鋁型材生產企業中穩居十強,成為鋁型材十強中惟一的國有企業。年產7.5萬噸鋁產業鏈的形成,增強了南鋁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規模效益顯現,為南鋁做優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做強——堅持自主創新,不斷推進企業科技進步 隨著市場的變化,人們對鋁型材的品種和質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建筑鋁型材市場需求發生了重大變化,原有的90系列及單色調的氧化著色鋁型材逐漸被市場淘汰。面對這種變化,南鋁及時采取有力措施,以市場為導向,大力開展自主創新,致力鋁型材新品種開發,突出抓好隔音節能鋁門窗和工業型材的新產品開發。先后成功開發了56系列和728系列等隔音節能高檔鋁門窗,60系列新款卷簾門、欄桿等內裝飾型材,集裝箱、散熱器、梯料、車箱等工業鋁型材產品,彩色消光電泳、木紋轉印、氟碳噴涂等新產品。自主開發的868、EU等新系列產品以及針對南方冬暖夏熱地區開發的DW568和DL868系列等經濟節能型隔熱窗,其價性比在目前市場同類品種中具有競爭力,穩居建筑鋁型材的高端市場。與2000年相比,鋁型材的品種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原有舊的品種系列已不再生產,由南鋁為主起草制定國家標準的節能鋁型材已逐漸成為市場消費的主流。
在抓好產品創新的同時,南鋁認真抓好技術創新工作。公司建立了技術創新開發機制。各專業主任工程師根據公司節能降耗、提高效益和改進技術工藝等方面的需要,提出科技創新項目,經過評審列入計劃,選擇項目負責人組織實施,年底根據項目實施情況,給予相應的獎勵。通過開展的科技開發和創新工作,也取得了好的成績。其中“240KA預焙電解工藝優化”項目不僅改善了原槽控系統濃度控制及換極、出鋁作業系統參數設置,而且增強了槽運行穩定性,實現了電解鋁增產增效的目標。大型鋁擠壓機技術工藝、工業爐綜合節能技術等科技開發和創新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與廣州大學方策公司共同合作開發的“6.18”項目—南鋁管理信息化工程,是目前國內鋁型材生產企業中規模最大的管理信息化系統。這個管理信息化系統建成后,將明顯提高南鋁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通過開展科技開發和創新工作,不僅改善了南鋁產品結構,促進了技術進步,增強了發展后勁,而且提高了科技人員的技術水平,調動了員工科技創新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鍛煉了科技人員隊伍。
南鋁是全國四家GB5237《鋁合金建筑型材》試驗研制基地之一,擁有一個省級技術中心。截至目前,南鋁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的鋁型材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專利306項,在國內同行業中專利申報和獲證數量均名列第一,被評為“福建省首批專利工作試點先進單位”。有3項產品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7項產品被列為省重點新產品。為主起草的GB5237.6《鋁合金建筑型材 隔熱型材》的國家標準,為國家鋁型材六個標準中最有市場前景的標準,被評為“2005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參與的中日聯合起草的《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復合膜國際標準》提案有望成為第一個我國鋁及鋁合金行業第一個ISO國際標準。“南鋁自主創新成效顯著”入榜“2006年南平市十大新聞”。
南鋁的實踐證明——國有企業是可以搞好的 通過七年的勵精圖治,南鋁在五個方面發生了顯著變化。(一)從一個冶煉技術工藝落后面臨國家淘汰、規模不大的企業,發展成為冶煉—鑄造—鋁型材產業鏈位居全國非集團類鋁業公司前列、全國鋁型材生產企業十強(綜合實力居第三)的大型國有鋁業公司。(二)從一個年實際虧損近億元、積累能力較弱的企業,發展成為年實際盈利數千萬元、積累能力較強的公司。(三)從一個鋁型材品種單一、產品銷售市場僅局限于福建和浙江東南部、鋁型材年產量2萬噸、產品銷售收入6億元(南鋁及其參控股企業合計12億元)的企業,發展成為鋁型材幾乎涵蓋所有品種系列、產品銷售市場覆蓋全國沿海主要城市并出口25個國家和地區、鋁型材年產量6萬噸、產品銷售收入16.8億元(合計43.5億元)的公司。(四)從一個專利產品為零、新產品較少、技術開發能力較弱的企業,發展成為全國鋁型材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最強、擁有專利數最多的企業。(五)從一個冶煉工藝落后車間環境污染、員工居住條件較差的企業,發展成為工藝先進的清潔生產企業,擁有室內標準游泳館和員工俱樂部及新建近千套員工住房、環境綠化美化的全省惟一一家企業創建的國家級綠色社區。這一系列的變化和進步,得益于省市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得益于南鋁堅持穩健發展、謀求長遠的科學發展觀,得益于努力實踐、 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體現了股東、職工、企業三者和諧統一的關系。在打造7.5萬噸鋁產業鏈、堅持自主創新的同時,近幾年南鋁在國外市場開拓、打造品牌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產品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閩鋁”型材榮獲中國名牌、國家質量免檢榮譽,“閩鋁”商標正在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南鋁做優做強的實踐證明,國有大型企業是可以搞好的。
多年來,南鋁堅持把發展放在第一位。“十一五”期間,南鋁將“好”作為推動發展的指導思想,以“好”來統領“快”,堅持“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實施南鋁“十一五”發展規劃,建成年產15萬噸鋁產業鏈的綜合生產能力,再造一個南鋁,為海西建設再立新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