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07-09-26
2006年,邯鋼可比產品總成本比上年降低21.8億元
喜看邯鋼“三廢”變“三寶”
盤點河北邯鄲鋼鐵公司生產指標,發現節能降耗是個亮點。與2001年相比,2006年噸鋼綜合能耗由826千克標煤降至637千克標煤、噸鋼耗新水由1013噸降至381噸。分別降低23%和62%。5年共節約標煤54萬噸,淡水215億噸。而今年上半年,他們節約標煤21萬噸,淡水1000多萬噸,使企業可比產品總成本再次降低11億元。
邯鋼節能成效顯著,著力點是什么?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劉如軍回答說:“節能減排是一項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長期工程,只有常抓不懈才會有實效,這就是既要抓大也要抓小;既要抓明的也要抓暗的;既要抓眼前又要謀長遠。”
抓大不放小
邯鋼是1958年建廠的鋼鐵企業,雖說近年來陸續建成了一批現代化的裝備,但至今仍有一部分建廠初期的設備還在運轉。邯鋼決策層通過討論,明確了只有逐步實現裝備的大型化、工藝的現代化和產品結構的優化,才能達到整個生產流程的全面節能。
找準了節能減排的突破口,從2002年起,邯鋼開始全面升級:投資235億元用于優化工藝,投資517億元用于調整結構,投資174億元用于節能降耗。同時,先后淘汰了具有100萬噸產能的3座15噸轉爐、5臺28平方米燒結機、一套650橫列式軋機等落后產能。
落后裝備紛紛退役,一批耗能低、檔次高、技術領先的大型化和現代化裝備成為節能的主力軍。
2003年4月27日,年產280萬噸熱軋薄板CSP雙線全面建成投產,與傳統工藝相比,節能50%、降低生產成本20%;2005年3月26日,建成具有8條生產線的130萬噸冷軋薄板工程,在生產的過程中沒有使用一滴新水,而是全部采用國際領先技術“雙膜工藝”處理后的循環水;2006年,引進先進技術建成的兩座活性白灰窯,使邯鋼煉鋼白灰活性度由270提高到330,噸鋼節約白灰15至20公斤,年減排鋼渣20余萬噸。
在節能減排的實踐中,邯鋼認識到,鋼鐵企業節能減排涉及的面廣、范圍大,抓大不可放小。5年來,邯鋼實施的各類小節能環保項目達40多個,累計投資近10億元。
“三廢”變“三寶”
過去人們把廢氣、廢水、廢渣稱為工業“三廢”,如今邯鋼在回收利用“三廢”上大做文章:廢氣轉化電能、廢水循環再用、廢渣吃干榨盡,使“三廢”變成“三寶”。
高爐富余煤氣是一種含有熱值的能源,長期以來由于沒有將其全部有效利用,只能點燃后排放。2006年12月,邯鋼總投資93億元,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建成了河北省第一臺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項目,并成功并網。年回收高爐富余煤氣210億立方米,發電677億度,節能23萬噸標煤,可減排二氧化碳66萬噸、二氧化硫4000噸。
邯鋼位于嚴重缺水的河北南部。為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局面,邯鋼總投資19億元大力實施節水技術改造工程。先后建成了日處理污水172萬立方米的兩座大型污水處理廠,建成了8個先進的軟水站。所有工業污水先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再到軟水站轉化成工業用水,實現閉路循環再用。目前,邯鋼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達9713%,循環水資源達到企業生產用水量的70%。
煉鐵高爐瓦斯灰、煉鋼除塵污泥、軋鋼氧化鐵皮等是邯鋼過去外排的固體廢物。如今,邯鋼也實現了全部回收利用。2006年,邯鋼回收利用高爐瓦斯灰和燒結除塵灰12萬噸、煉鋼污泥13萬噸、氧化鐵皮8萬噸,相當于節約含鐵64%的鐵精粉26萬噸。
立足長遠抓規劃
早在2004年12月,邯鋼就編制了《建設循環經濟型企業規劃》,把節能減排全面納入企業規范管理;2006年7月,邯鋼又鎖定“十一五”兩大節能目標:5年節能4893萬噸標準煤,主要產品的單位綜合能耗和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實現逐年降低。
近5年來,邯鋼實施的一批節能措施和減排項目都見到成效,能耗指標不斷降低,部分指標躋身世界領先水平,節能減排對于企業降本增效貢獻十分突出。2006年,邯鋼可比產品總成本比上年降低218億元,降低率達135%。在噸材平均售價同比降低225元的情況下,利潤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比上年凈增25億元,突破17億元,創出建廠近50年來的最好水平。
按照近期規劃,“十一五”期間,邯鋼在節能技術改造上將繼續投入268億元,重點實施6大項目,實現年節能863萬噸標煤、創效7000萬元的目標。而正在建設的邯鋼新區本身就是更高層次的節能減排項目。
邯鋼副總經理、新區建設副指揮長孔平說:“邯鋼新區從設計之初,就在節能減排上堅持了高起點、高標準。新建的這些鋼鐵裝備在各個工序均采用了領先的節能技術。”
邯鋼新區利用干熄焦、余熱、廢氣發電的總裝機容量達246萬千瓦,年發電156億度,可滿足新區年用電量的66%。此外,二次能源全部綜合利用,煉鐵渣、鋼渣、除塵灰、氧化鐵皮、工業污水的回收率達到100%。邯鋼新區對于節能、節水等環保技術的應用,最終將使該項目成為一個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示范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