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龍組運作有力提升大連港口競爭力
鋼材龍組運作有力提升大連港口競爭力

文章來源:大連國資委 發布時間:2007-09-25
大連港港的鋼材“龍組”專列自06年10月恢復運行以來,在增加鋼材運量、穩定貨源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1月至8月,“龍組”專列轉運鋼材200萬噸,占集團鋼材轉運總量的44%,在大連港鋼材轉運中充當著重要角色,其運輸集中化、重載化、直達化和快速化的優勢得到了充分展現。
“龍組”運行之前,盡管大連港的裝卸水平和質量有口皆碑,但至大連港的陸運成本高于周邊港口,使來自鞍鋼、本鋼的貨源流失嚴重。意識到這一問題后,大連港積極應對,一方面與鐵路開展港鐵聯合,降低貨主的綜合陸路運費,彌補區位劣勢;另一方面在走訪貨主的過程中展示質量、服務和效率上的優勢。經過幾年的努力運作,鋼材龍組專列終于在2003年8月1日首次運行,并定時循環于大連港與鞍鋼、本鋼之間。在當時,這種將鐵路貨運以客運化方法管理的模式在全國屬首次。后來由于鋼廠貨源不足,于同年11月停運。為了適應集團專業化經營的需要,提高市場占有率,集團領導于去年10 月向沈陽鐵路局表達了鋼材“龍組”運營合作意向。經過一系列測算調整,鋼材“龍組”于去年10月26日恢復運行,來自鞍鋼的專列基本達到了24小時內2列,運行11個月以來共輸送鋼材208萬噸,推動雜貨公司向建設精品鋼材轉運中心邁進了一大步。
現在,鋼材已成為雜貨公司的第一大貨種。伴隨著鋼材精品化的發展趨勢,精細化作業對服務與硬件設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為了提高作業效率,雜貨公司加強了作業組織協調,優化了裝卸工藝流程,并建立日、旬、月分析考核制度。“龍組”專列的高效運行降低了客戶的綜合物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連港的競爭力,更實現了鋼鐵廠、鐵路局和港口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眼下,雜貨公司堅持“以鋼為綱”的指導思想,在總結了鞍鋼、本鋼龍組運營經驗的基礎上,計劃繼續與東北其他鋼鐵廠促成合作,以爭攬新貨源,占領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使大連港的老貨種煥發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