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地方掃描 > 正文
        北京國資國企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文章來源:北京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3-05-30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并圍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專門對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作了重大部署。北京國資國企堅持一體學習、一體貫徹、一體落實,堅定不移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貢獻。

          新時代偉大變革在北京國資國企領域的生動實踐

          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新時代的十年,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也是首都國資國企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十年。

          一是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得到根本性加強。北京國資系統擁有各級黨組織2.2萬個、黨員人數超34萬。始終堅持把“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推動市管企業全部建立“第一議題”制度。北京市國資委黨委在全國率先出臺國有企業黨支部參與重大問題決策工作指引,制定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若干措施,探索不同類型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路徑。成立黨委巡察工作辦公室,累計對121家二級企業開展政治巡察,推動國有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全面嚴起來、實起來、強起來,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

          二是首都國資國企邁入高質量發展軌道。北京國資國企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有力應對復雜嚴峻形勢,強化高質量發展導向,在“量”上持續增長,2022市管企業資產總額15.1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2.1萬億元,利潤總額1524億元,上繳稅費1897億元。國有企業競爭力持續增強,首鋼集團和北汽集團2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13家企業進入中國500強。2家企業入選全球“燈塔工廠”,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610家,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6家。半導體顯示產業產能規模和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集成電路裝備產業國內規模最大,水泥產能居國內第3,在節能環保、污水處理、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形成了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市管企業高精尖產業營業收入占比達到30%。

          三是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充分發揮。作為國民經濟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北京國企在保障首都水、氣、熱、路、運、環、食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承擔幾乎全部的公共交通服務、70%的城市供水量、96%的污水處理量、95%的燃氣供應量、40%的供熱面積、60%的垃圾處理量以及全部的市管城市道路和普通公路的日常養護。圓滿完成了建黨百年、“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一系列重大活動服務保障,高水平服務冬奧會冬殘奧會,北京市8個競賽場館、16個非競賽場館及31項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幾乎全部由首都國企負責。高標準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帶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6家搬遷副中心的企業全部開工建設,環球影城主題公園等一批重大項目成功落地;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京津合作示范區等產業轉移承接平臺加快建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成通航;17家市管企業在雄安新區投資項目近百個。助力首都疫情防控,牽頭為小微企業減免房租超120億元,完成近2.8萬套保障房轉為隔離用房,建成19個方艙醫院提供床位超4萬張。堅決落實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對口支援省區累計投資超400億元,吸納當地就業4萬多人,消費幫扶經驗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首都國資國企改革的實踐做法

          首都國資國企堅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向改革要動力,用改革促發展,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抓手,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不斷激發市場活力,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

          突出現代公司治理,推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一是深化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制定印發完善市管企業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實施方案和國有企業黨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事項清單及程序示范文本,實現“三個全部”:市管一級企業和重要子企業全部制定黨委前置研究清單,具備條件的國有獨資、全資和絕對控股企業全部完成黨建入章,全部實現“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二是全面加強董事會建設落實董事會職權,科學設置董事會,各級企業董事會實現應建盡建、配齊建強。在全國率先出臺董事會決策重點事項清單,進一步明確董事會權責。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庫,符合條件的各級企業全部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充分發揮外部董事決策把關重要作用。三是充分發揮經理層經營管理作用,率先在全國研究制定了董事會授權管理指引,全面建立了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管理制度,同步健全完善總經理對董事會負責、向董事會報告的工作機制,有效提升經營效率。

          突出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加快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北京國資國企始終堅持把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作為重要任務,強實業、興產業,有效發揮國有經濟整體功能作用,努力實現首都國資國企改革發展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一是著力推進戰略性重組,堅持實施“頭雁”戰略,近3年先后推動了8家一級企業合并重組。深化企業內部資源整合,金隅集團以冀東水泥為平臺實施了京津冀水泥產業重組,穩定了北方水泥市場;首農食品集團二級企業由重組初期的76家減少至29家,主要經濟指標“四年四連增”。二是著力發展高精尖產業,充分把握“兩區”政策疊加優勢,推動金控集團獲得全國首批、地方首個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王府井首家國際免稅店落地運營。積極提升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能級,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升級為國家級平臺。三是著力推動企業瘦身健體,引導企業聚焦主業發展,將市管企業主業由117個優化至59個。三年累計完成“兩非”“兩資”清單企業清退563戶、處置“僵尸企業”889戶。建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市級聯席會議機制,由市領導親自掛帥,20件積壓多年的難點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帶動企業解決自身歷史遺留問題224件。市管企業非經營性資產及在京央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所辦醫療教育機構深化改革、廠辦大集體改革等工作圓滿收官。

          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努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近年來,首都國資國企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最緊迫的“頭號任務”,持續提升國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一是強化創新政策供給,堅持“應給盡給、能給盡給”的原則,先后出臺“五加、一減、一保障”一攬子創新支持政策(考核加分、利潤加回、投入加大、激勵加碼、改革加力、容錯減壓、保障高端引進人才工資總額單列),形成創新政策“組合拳”。累計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持超40億元,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每年企業研發投入視同利潤超百億。二是全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引導市管企業逐年加大創新投入,去年創歷史新高,達525億元,研發投入強度2.7%,其中,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4.0%,萬人擁有發明專利達北京市水平2.4倍。三是積極推進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服務昌平國家實驗室、中科院納米所等落戶“三城一區”,強化原創技術供給,在半導體、氫能源、負碳、生物培育肉等方面實現創新突破。帶頭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通過攻堅任務“揭榜掛帥”、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應用場景發布等方式,加強原創科技成果在京轉化落地。中關村發展集團等企業圍繞科研機構、創新企業需求,打造一批共性技術、產業服務平臺。

          突出效率活力,全面深化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一是積極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在全國率先出臺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分層分類推進混改。加大與央企、中關村企業等優質對象混改力度,近3年,實施混改項目286項,引入京東、寧德時代等非公資本超900億元。把上市作為混改重要實現形式,3年來新增9家上市公司,市屬國有上市公司增至71家,市值超1.5萬億元。中發展產業園、京能光伏等基礎設施公募REITs成功發行,約占全國總量的1/5,帶動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城市建設。二是深化市場化選人用人,全系統1.5萬名經理層成員全部實現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首鋼、北汽等在集團層面探索選聘職業經理人,老字號企業紅星股份通過引入職業經理人,6年來企業凈資產、利潤分別增長了4倍和20倍。全面實施全員績效管理,合理拉開收入差距,推動薪酬分配向一線關鍵苦臟險累崗位傾斜。健全職工調整退出機制,企業新進員工100%實現公開招聘,新聘任管理人員中采取競爭上崗方式的人數比例達到70.9%;去年以來企業管理人員實施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的人數達到2324人,占比為5.79%。三是不斷完善中長期激勵機制,出臺《關于市管企業規范實施股權和分紅激勵工作的指導意見》,累計實施股權和分紅激勵項目37個,員工持股項目9個。完善工資總額管理體系,對于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科技型企業推行工資總額備案制管理,授權企業董事會依法依規自主決定年度工資總額預算,進一步釋放企業發展活力。四是國企改革專項工程取得實效,持續推進國企改革“雙百行動”,5家“雙百企業”43項改革任務全部完成,北方華創獲評標桿,京能集團和冀東水泥獲評優秀。推動城建智控等11家科技型企業入選“科改示范行動”,數量位居全國第二,云星宇、燕東微2家首批企業全部獲評優秀。

          突出放活管好,加快構建具有北京特色的國資監管體系。首都國資統籌發展和安全,按照以管資本為主轉變監管職能的要求,積極推進各級監管機構加快轉變監管理念、監管重點、監管方式,提升國資監管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水平。一是加大授權放權力度,出臺《市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精簡26項監管事項。制定市國資委授權放權清單,根據企業管理工作質量,動態調整授權范圍,對造成重大境外投資損失的企業,收回其境外投資決策權。推動首旅集團、首農食品集團、京能集團、北京國管成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企業。二是優化出資人監管手段,加大外部董事派出力度,市場化選聘78名社會高端人才進入外部董事人才庫。完善派出總會計師制度,全面落實財務管理和財務監督雙重職責,健全定期述職報告機制。一級企業總法律顧問全部配齊,列席企業黨委會、董事會,并就重大決策事項獨立發表法律意見,切實防范經營風險。三是創新協同監督方式,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構建市管企業“六位一體”監督協同機制的實施意見》,打造紀檢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出資人監督、審計監督、職工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六位一體”監督協同機制。建立巡視巡察、審計整改及成果運用一體化貫通機制,不斷加強在問題整改、結果運用等方面的協作。建設出資人監管信息化平臺,不斷提升監管智能化水平。在北京歷史上首次實現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明確由市國資委代表市政府統一履行出資人職責,將36個市級部門約500家企業納入集中統一監管范圍。四是加強重點領域監管,開展“三降一減一提升”專項行動,市管企業整體資產負債率為64.6%,降至近十年最好水平。聚焦企業風險易發多發領域和監管薄弱環節,加強制度規范、健全內控體系、強化閉環管理。建立健全覆蓋各級國資監管機構和國有企業的責任追究體系,強化違規經營責任追究,增強全市國資系統監管合力。

          奮力開創首都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新局面

          通過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尤其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國有企業呈現了新面貌、迸發了新活力,一批現代新國企破土而出,茁壯成長,踏上了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新征程。首都國資國企將堅決貫徹落實,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做強做優做大市屬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為目標,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突出科技創新力、產業引領力、安全支撐力,聚焦“穩中求進”,以更高標準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聚焦“改革賦能”,以更大力度深化市場化改革、優化企業治理;聚焦“監管提效”,以更高效率提升專業化、體系化、法制化監管水平;聚焦“布局優化”,以更高站位提升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聚焦“黨建引領”,以更嚴要求全面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奮力打造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北京樣板”,為首都“四個中心”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語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人妻|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 国产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性色 |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直接看的成人无码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国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最近2019中文免费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成年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无码片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